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D. 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 ,一 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1) 国命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 __________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_________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新闻结构包括五个部分: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________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 _________,它扼要地揭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_______,是对______ 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_________和________ 有时可以暗含在 __________中。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1)—(3)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擅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鉴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_______) 协定(_______)
(2)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 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锐不可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轻倚时光的路口,听风滑过的声音。记忆中,那一段少年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苦涩忧伤……在多彩多味的匆匆流年里,我们慢慢长大。剪一节青春片段,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邓稼先
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超级大国的核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我们也不能停步不前。美国人先后进行了900多次核爆炸,达到了目前的水平。我国20多年间只进行了30余次核试验,这既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发展核武器上的克制态度——只进行有限的必要的核试验,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科学家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自强不息的道路,是一条有中国特色、投资少、突破快、效益高、事故少的成功之路。
为此,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付出了多少心血、饱尝了多少辛苦、做出了多少牺牲啊!
自从投身这项事业,邓稼先就告别了安定的家庭生活。他挚爱孩子,但在孩子幼年时,他因更钟情于原子弹而忘记了上夜班的妻子的嘱托,使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夜蜷缩在楼梯口相偎入睡;“文革”时,妻子受打击,他顾不了家,孩子没人管,女儿不到15岁上山下乡,他这个慈父所能做的,只是在一次出差的归途中,下了火车,坐上送粪的牛车去女儿那里,把节省的两听肉罐头送给女儿⋯⋯
同另一种牺牲相比,这只是细枝末叶。他和同事们为这个事业贡献的,与其说是宝贵的青春,毋宁说是整个生命!我国已经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中,邓稼先亲自参加和组织指挥的有15次。有人称他为“福将”,因为凡他主持的重大决策,无一失误。可是这“无一失误”的记录是怎么得来的呢?28年的秘密历程是“心提到嗓子眼上”过来的啊!特别是担任更高的领导职务后,邓稼先尽量深入第一线,亲临现场指挥、处理问题。这是千军万马为之奋战的事业,他不能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
每次试验前,他吃不好、睡不好,惦记着那比蜘蛛网还复杂万倍的控制、测试和监视系统的电缆以及仪器设备的成千上万个环节,唯恐哪一处有什么问题。零时前,心跳从每分钟70多下加快到130下,血压直往上蹿,高得头晕。因为从核弹总装、检查,到准备发射签字、放飞,一举手一投足,都任重如山!
只要到了现场,无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无论是否需要他亲自出马,无论是不是他的责任,他都感到义不容辞。他已超然物外,不会权衡自己的利害得失,常常忘却自己是一个大科学家,是举足轻重的院长。他只想着弄清疑点,查明事故原因,解决问题。
在一次试验中,为了查清事故原因,邓稼先独担风险,亲自前往吉凶难测的中心地点调查情况;情况调查清楚了,而他却不幸遭受到难以数计的放射性钚的辐射!
数日后,邓稼先在医院进行了体检;化验表明,他的小便里有放射性物质。
妻子知道后,跺着脚向他询问关于放射性钚的知识。邓稼先像背书一样介绍:放射性钚,自然半衰期2.4万年,由于它的衰变速率极高,极易被骨髓吸收,能长期存留在人体内。在人体内,它的半衰期是200年,即1克放射性钚,200年后人体内还将剩下0.5克⋯⋯
(1)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强调了 。该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2)为何有人称邓稼先为“福将”?
(3)当化验表明邓稼先的小便里有放射性物质时,妻子和他的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
(4)选文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