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念朴素旧物 棒槌 ◆李汉荣 ①它是木头做的,浑厚朴素,完整的、彻头彻尾的木质,没...

念朴素旧物

棒槌

◆李汉荣

①它是木头做的,浑厚朴素,完整的、彻头彻尾的木质,没有一点铁或塑料,没有漆,没有化学,没有商标,没有被买卖的经历,没有哗众取宠的表情,没有充当旗杆的想法;世上没有比它更纯粹的木质器物了。你看,木的凳子上少不了几根钉子,木的拐杖上也会有龙凤装饰,                ……唯有棒槌,它完整地保持着木的形象和本质,它是完全的自己。

②也许上万年了吧,从变成棒槌、来到河流的那一天,它就是这个样子,到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它没有任何变化,它不需要变化。它一开始就把简单变成完美。河流喜欢它这个样子,衣服喜欢它这个样子,温柔的手们喜欢它这个样子。它自己也喜欢这古老的样子。

③它也许是我们唯一能看见、能把握的古老的事物了。

④握起它,你就知道在诗经的上游,那些女子们用棒槌清越的声音,为河流押韵,为生活押韵,为风雅颂押韵,为古国的历史押韵;你自然也就知道,风平浪静的日子,母亲们用轻松的心情,把河流挽成柔软的身段,把生活收拾得有模有样;河水涨起的时节,她们用忧愁的手势,细心劝说暴躁的河流,反复揉搓不安分的日子。你随意打开一卷古书,你都会看见,男人们总是用刀剑一次次把河流搅浑斩断,是母亲们流着泪坐在河边,握起浑厚的棒槌,千万遍地诉说着,直到浑浊的河渐渐变清,直到发皱的生活又找到了自己的款式。我相信,最有诗意的河流,是母亲们守护的河流;最动人的诗歌,是棒槌为之押韵的诗歌。

⑤几万年了吧,这棒槌仍是几万年前的样子,诗经里的样子,唐诗宋词里的样子,孔夫子看见过的样子,陶渊明在南山溪水边看见的样子,李白在“长安一片月”,听见的“万护捣衣声”,那捣衣的棒槌就是这个样子,西施用过的棒槌是这个样子,曾经握在我母亲手里的,也是这个样子。

⑥我已经多少年没有看见它了。很可能,它与我们擦身而过,头也不回地远去了。

⑦没有了它,河流成为真正的流浪汉,没有了棒槌的韵脚,没有了浑厚的回声,没有了生动的倒影。河,没有诗意,没有风情,没有灵魂,没有缅怀也没有回忆。

⑧这时候,我才知道,诗经和唐诗里的河流已经一去不返,匍匐在我面前的,是漂白粉漂着的河流,是农药毒着的河流,是污水污染着的河流,是洗衣机搅着的河流,是钓鱼竿钓着的河流,是正在死去的河流。

⑨我必须赶快回一趟老家,找到母亲用过的那个棒槌,把它永久收藏起来,这该是河流留下的最后一点把柄,凭着它,我才能想象河的上游,那万古千秋的岁月的上游,那神话的上游,传说的上游,母亲的上游,诗意的上游。

⑩我将握住它,沿着河流行走,我将不停地用它制造声音,为死去的河流招魂……

1.结合生活体验,在第①段划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之连贯。

2.第⑧段划波浪线语句描写了河流现状,是否显得过于堆砌与罗嗦?请从情感的角度说说你的看法。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从作者对棒槌的吟咏中,可以看出他追求一种怎样的生活?

5.积累链接:王维在《山居秋瞑》一诗中叙写洗衣姑娘欢声笑语,打破月色宁静,寄托其高洁纯朴的情怀,请默写出该诗的颈联。

 

1.示例:木的椽子上免不了要压上瓦片,木的水桶肯定被尖锐的东西暗中控制,木的窗框上要安装铁条(1句即可) 2.不罗嗦。作者不厌其烦地铺排刻画河流现今的惨状,表达了失去河流、失去棒槌的深深的遗憾和痛苦,也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这段话表达了对棒槌、河流的追念,对古老纯净生活的追思,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4.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简单、古老朴素、自然诗意的生活。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解析】 1.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上下文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从“木的凳子上少不了几根钉子,木的拐杖上也会有龙凤装饰”可以判断出补充的内容应改为木制品上掺杂了别的材料,注意句式的一致。 2.这题是属于指定角度赏析题,要求考生针对所给句子,调动品味语言方法的积累赏析句子。需要考生对考题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然后,把握句子所包含的情感。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非常有气势,通过对河流污染情况的列举,表达了失去河流、失去棒槌的深深的遗憾和痛苦。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3.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处于不同位置的文章作用也有所不同,其次分析段落在内容和主题上的作用。最后一段从内容上表达了对棒槌、河流的追念,“为死去的河流招魂”这句话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4.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展开。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从作者对棒槌的吟咏中可知他追求的是一种古老简单的生活。 5.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以及对律诗知识的掌握。王维在《山居秋瞑》这样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诗歌的颔联,意思是:洗完衣服回家的姑娘们在竹林吵吵闹闹,顺流而下的渔船拨动了两旁的莲叶。写出了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览绝胜风景

莲花洞

◆袁宏道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可望,每一登览,(A)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尝谓,吴山南屏一派,(B)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官石,为孙内史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选自《四部丛书》)

【注释】①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山,净慈寺旁。 ②六桥:指西湖苏堤内,有六座桥相连。 ③萧疏:错落有致。 ④石骨土肤:仅表皮为土层,下面是中空的石头(似太湖石,可以装饰园林)。⑤搜:搜寻,发掘。⑥孙内史:指明代司礼太监孙隆。⑦五丁神将:即五丁大力神。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豁__________    ②绝__________    ③余_______ ④愈_______

2.凭借语感,将文言词“皆”、“则”填入文中的A、B处。______)(______

3.文中“须眉”指代什么?请写出含有该词并表达“女子不输男子”之意的俗语。

4.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限两处)。

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5.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6.品析“六桥杨柳,一路浪,萧疏可爱”这句话中“牵”“引”的表达妙处。

7.“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是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本文中写湖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积累链接:由“净慈之绝胜处也”容易联想到唐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写景诗。请写出该诗中描写美丽莲花的诗句。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诗句中典故的常用义。

①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_______

②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饮马长城窟行》)_______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你能推断下面两句诗所描述的分别是哪一节气吗?(填序号)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________    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______

A. 霜降        B. 立春        C. 白露        D. 惊蛰

 

查看答案

古人对写文章有很典雅和精当的说法,比如:开始写作叫“试笔”,不假思索随手一字写出叫“信笔”。请你依照例子,用“笔”组词填写。

①写文章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叫________

②谦称自己的文字叫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在下边的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①目光如jù _____意思:______             ②循规蹈jǔ ______意思: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