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览绝胜风景 莲花洞 ◆袁宏道 莲花洞①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A)...

览绝胜风景

莲花洞

◆袁宏道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可望,每一登览,(A)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尝谓,吴山南屏一派,(B)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官石,为孙内史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选自《四部丛书》)

【注释】①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山,净慈寺旁。 ②六桥:指西湖苏堤内,有六座桥相连。 ③萧疏:错落有致。 ④石骨土肤:仅表皮为土层,下面是中空的石头(似太湖石,可以装饰园林)。⑤搜:搜寻,发掘。⑥孙内史:指明代司礼太监孙隆。⑦五丁神将:即五丁大力神。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豁__________    ②绝__________    ③余_______ ④愈_______

2.凭借语感,将文言词“皆”、“则”填入文中的A、B处。______)(______

3.文中“须眉”指代什么?请写出含有该词并表达“女子不输男子”之意的俗语。

4.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限两处)。

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5.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6.品析“六桥杨柳,一路浪,萧疏可爱”这句话中“牵”“引”的表达妙处。

7.“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是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本文中写湖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积累链接:由“净慈之绝胜处也”容易联想到唐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写景诗。请写出该诗中描写美丽莲花的诗句。

 

1.开阔极、非常我越 2.则皆 3.指代男子;巾帼不让须眉 4.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5.洞里的石头玲珑剔透,好像活的一样,,比精工雕刻还要巧妙。 6.“牵”“引”两词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杨柳以人的情感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杨柳在风中飘拂、在水面投影的迷人之态,富有情趣和动态美。 7.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选自《四部丛书》 作者:袁宏道 年代:明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绝”在这里是“极、非常”的意思,“余”指的是“我”。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的意思是:我已经认识到吴山、南屏山一带都是表层为土,下面是石头,石头中间有孔,可以相互贯通,且这种洞石越发掘越多。“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是吴山、南屏山的共性,所以此处应填“皆”;“则”用在A处是一个连词。 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巾帼不让须眉”指的是女子有作为时,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晴朗的月夜和烟雨迷茫的时候,风景各不相同,这是净慈寺最绝妙的地方。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几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5.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巧逾”的意思是“比……还巧妙”。 6.古人写文章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整篇文章的内容来分析。“牵”“引”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杨柳在风中飘拂、在水面投影的迷人之态,富有情趣和动态美。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应的句子。“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的意思是湖水清澈透明,(站在湖旁)人的影子像是在镜子里,全部显现。由此可见这句话是对湖景的描写。 8.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以及对诗词的积累。这一题型对考生有较高的要求,在注重知识迁移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写出下列诗句中典故的常用义。

①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_______

②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饮马长城窟行》)_______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你能推断下面两句诗所描述的分别是哪一节气吗?(填序号)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________    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______

A. 霜降        B. 立春        C. 白露        D. 惊蛰

 

查看答案

古人对写文章有很典雅和精当的说法,比如:开始写作叫“试笔”,不假思索随手一字写出叫“信笔”。请你依照例子,用“笔”组词填写。

①写文章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叫________

②谦称自己的文字叫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在下边的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①目光如jù _____意思:______             ②循规蹈jǔ ______意思: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017年是丁_____鸡年,古人称赞鸡是有德之士:“头戴_____者,文也;足付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争,勇也;见食相呼,rén_____也;守夜不shī _____时,信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