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 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 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D项运用恰当。其他各项的错误应改正为:A项“事倍功半”应为“事半功倍”;B项“巧夺天工”形容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项“同心同德”是褒义词,不符合写偷车事件。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含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先决条件。有些人之所以用错成语,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没有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了解成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成语的“涵义”:1、字面义,2、整体义,3、比喻义,4、褒贬义,5、特定义。二、要注意使用范围。三、明确对象,注意区别。四、用语得体,敬谦有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A. 寒噤   鞠躬   触目伤怀    B. 肃穆  惶急  情郁于中

C. 狼籍   蹒跚   鸡零狗碎    D. 噩耗  焦灼  月明风清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与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

A. 问(jié)   孤shuāng)  急(huáng)  奔sàng

B. xiè)   狼)      唐(tuí)      琐xiè

C. )   烦zào)     败()      笨(zhì

D. zuò)   荒)      取)       接

 

查看答案

作文题目: _____的我 

要求:(1)、在横线上写出自己的一个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动脑筋的我,倔强的我,爱看课外书的我……  (2)、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介绍自己的特点。  (3)、字迹工整,书写美观。

 

查看答案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天天。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夏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小的时候想长大

(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2.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3.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

4.“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加以说明。

5.简要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析】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

(1)《别董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2)《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美景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描写“花”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