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兰之味①,非可逼②而取③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注释:①味:香气。②逼:迫近,接近。③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④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⑤瑞:吉,善。⑥兼彩:兼有各种颜色。⑦名:说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称瑞耳。     (2)莫能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绘者以意取似

3.文中作者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即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意在揭示兰的                                   品性。

 

1.(1)故:所以,因此。(2)肖:描绘 2.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兰花的形状。 3.对比 洁身自好 【解析】 1.试题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所以不要以今释古。如“故”:所以,因此。“肖”:描绘。 2.试题分析:直译时要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者”“以”“意”“取似”等词语,注意这两个分句的假设关系,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此题答案需要修正,写作方法不是“对比”,而是类比。也就是说文中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运用了的类比写作方法。这种类比意在揭示兰的洁身自好品性。可从译文分析写法及作用。译文: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 译文:兰花的香气,并不是非得靠近才可以闻嗅品赏的;是在似有似无, 忽远忽近,时断时续之间,纯粹以情韵取胜,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同。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是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A. 从主题角度看,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作者失意的境遇以及寂寞苦闷的情怀。

B. 从艺术表现角度看,这首诗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远眺,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则描绘了是人的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C. 诗人“独怆然而涕下”的原因是因为时间的消逝与空间的寂寥。

D. “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查看答案

在下面空格中填写诗文上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南北朝民歌《木兰诗》)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河中石兽》一文,回答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十余岁       (2)不可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片段,完成小题。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C.继两次承办中国女足热身赛后,曲靖又以唯一一个地级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足世界杯预选赛主场申办的行列。

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