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执着,亦或是挫败?是校内的阅读、思考,还是野外的远足、探险?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              刷新了我的生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坚持刷新着我的生活 考试前一天,做完最后一科套卷,从题海中踏出来,爬向最后一米的疲惫与完成计划后的惬意糅杂着、快乐着。凝神窗外,阳光已近黄昏,和煦柔美,看着操场上生龙活虎排练艺术节的学妹,思绪被拉回了两年多走过的起伏之路。 刚来学校的那些天,第一次与父母长时间离别的伤感,对破旧条件的愤怒,和已经提前学完初一的骄傲,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感情。第一次单元测试仿佛是辉煌人生的转折点,看着考卷粗心扣的分,想着昨天曾骄傲的对老师说初一早就学完了的话,我的心情瞬间落到了低谷。从此,上课发呆,下课和同学嬉笑着疯玩,便成了生活的全部。 期末考试的成绩直线下降,从300多名直接降到了700多名,如同一桶冰水,将我从梦中浇醒,内心的执念告诉我,我不能成为一名差生。于是,我开始恢复以往认真的状态,但是成绩仿佛蜗牛一样缓慢的往回爬,我又有些失落了。那些日子仿佛生活在无边的梦魇中一般,四周一片雾茫茫,无论如何努力,始终在原地踏步,痛苦、迷茫、无奈,常常让我一夜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看着窗外的夜空发呆。执着是唯一的动力,提示着我一步步地走在未知的黑暗中。曾经无数次想放弃,想退回到初一的状态,但都因为执着而继续努力,继续奋斗。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执着将我的成绩一次次刷新,阳光也慢慢使浓雾消散。终于看到了春天,我没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是用自己的执着去刷新自己的生活。 从初三开始,便多了很多刷新生活的机会,周测、月考、选拔考试,总是让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却又十分充实。偶然还是会有无措与放弃的念头,但是,执着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洒在身上,瞬间将自己从瑟瑟发抖的寒风中拉回来。虽然,进步的脚步依然如蜗牛一样缓慢,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不断刷新自己的生活,不断地向成功的顶峰攀爬,才能够有一鸣惊人的一天。我相信执着会继续刷新着我的生活,带给我不竭的动力,每天都翻开一个新篇章。心存执着,百难不挡,我相信。 【解析】这是典型的半命题作文,文题秉承近年来关注生活的理念,洋气而富含哲思。身边的人,内心的情,周遭的事,总有一样在刷新你的生活。以“刷新了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里面有一个关键词语:刷新,我们可以理解为改变的意思,这个题目可以这样构思:一样东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写作文时,重在写刷新一词。从材料中可得,刷新着我的生活可以是一种行为: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还是一些人: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以上几点都是写作的点。 点睛:近年来,半命题作文成了中考的新宠。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再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出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正文要有真情实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美的景色是心情

那日和友人一块去庐山游玩。庐山有一景点名曰三叠泉。那是庐山胜景之一。当地人有言: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可见是极有看头了。

几个人结伴由导游领着从五老峰下来。那导游先生坐在一凉亭处便不肯走了,说,去三叠泉来回十四华里,只有一条山道可走。想看三叠泉,要再登四千级台阶。然后挥挥手:你们去吧。

我当时就傻眼了:四千级台阶!刚才爬了一趟五老峰力气已快消耗尽了,再爬四千级台阶?

我仰天长叹,脸上显出无力回天的神情。友人却不管,径自往前赶了。

我一个人孤零零落在了后头。

独自歇歇停停地走着。却发现去往三叠泉路上的景色十分的秀美。极目远眺,茫茫云海疏淡出山的轮廓,宛若瑶池仙境。近处青山如黛,绿树成阴。人在山谷里走着,早把一个夏天抛在了脑后。只当是走进了一个清凉幽静的世界。特别是山涧里哗哗作响的流泉,迂回曲折地从一块块突兀迭起形态各异的山石间流过,时而安详,时而暴戾,时而如暖流涌动,时而如决堤狂潮,让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奇美造化惊叹不已,驻足流连。

我真是沉醉其间,乐而忘返了。心里哪还有什么三叠泉。

独坐在山石上,我查以悠闲成山;涉足于清涧中,我可以明丽如水;牵一片白云走动,我便是天上的仙人,这才是旅游的心情呵!这旅游的兴致,哪里用得着刻意去装出来?!

突然觉得,游山戏水者若是你的心沉醉其中,那真是应了那句“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明明置身山水之中,怎可只有三叠泉才让你陶醉?

一片云在飘。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云动。其实那是你的心在动。

最美的景色是人的心情呵!

坐在一块状如卧龟的石头上小憩。头上是触手可及的天,前方是聚聚散散的云,两边兀立的是青山,拂面而过的是清风,耳边轰然作响的是流泉。这等景致你说应该叫什么呢?如果愿意,可不可以把它叫做“戏水崖”?

这样想着,我的心就如三月里翩跹的彩蝶了。再看那些行色匆匆忙着去看三叠泉的旅客,心里就不免生出几分感慨:身边这么好的景色顾不得欣赏,却疲于奔命般认定一个三叠泉——旅游难道是在履行一种职责吗?

接近黄昏时分,我的那些朋友满脸倦容回来了。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哪里还找得出旅游的那份浪漫和闲适?这时我便知道了:与我的朋友相比,我少看了一个三叠泉,但留在我心里的那个秀美的庐山却是完整的了。

1.面对要登四千级台阶才能到达的三叠泉,“我”和友人的态度有何不同?结果怎样?

2.文章说“明明置身山水之中,怎可只有三叠泉才让你陶醉?”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文中说到“最美的景色是人的心情”,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文章开头引用当地人言:“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结尾作者说:“与我的朋友相比,我少看了一个三叠泉,但留在我心里的那个秀美的庐山却是完整的了。”这样是否造成前后矛盾?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

蓝莓不是“莓”

①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蓝莓的身份。虽说名字里面有个“莓”字,但是它们跟草莓可没有半点瓜葛。实际上,蓝莓跟美丽的杜鹃花是同出一门的表兄弟。如果把草莓、蓝莓和杜鹃花的花朵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分清它们的亲疏关系了。再看看蓝莓植株的个头,显然跟长着草质茎蔓的草莓不是一家子。

②蓝莓的大名叫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成员。越橘属是一个大家庭,整个家族有400多位兄弟,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都有它们的身影。而得到蓝莓这个通用名,就是因为它们果实的蓝色“外衣”。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蓝莓果实都是蓝色,比如广泛栽培的兔眼蓝莓在成熟前就泛着红色,而野生的红豆越橘完全是鲜红色的。

③蓝莓的花朵与果子一样颇显精致,就像一串小小的灯笼。在这些花朵的内部有含糖量很高的花蜜,这正是众多蜜蜂、熊蜂所爱好的食物。虽然蓝莓花没有特殊的强烈气味,但是仅凭花蜜就可以吸引大批的传粉者。这些“食客”在聚餐的同时为蓝莓完成了授粉工作。蓝莓蜂蜜的甜度极高,即使稀释数倍仍能甜入人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为何蜜蜂愿意辛勤工作了。

④作为一种野果,蓝莓很早就开始被我们的祖先采食。据考证,在1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食用野生蓝莓的记录,一些种类(如乌饭树)的枝叶还被用做强身健体的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苍山越橘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的功效。

⑤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和美洲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蓝莓的记载。在农作物欠收的年份里,蓝莓是重要的救荒食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蓝莓对于新大陆的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拓荒者在有野生矮丛蓝莓集中分布的地方,将它们从森林中疏离开来,划分成便于修剪和采摘的地块。

⑥最早的、有记载的蓝莓驯化工作开始于1905年。在此之后的短短100多年间(相对于其他农作物,这个时间是极其短暂的),蓝莓已经发展为成规模的新兴园艺作物。截止到2007年,世界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超过8万公顷,2007年美国和加拿大总出口量达3.1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0.8% 。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引进和栽培蓝莓,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50公顷跃升至2008年的600公顷。

1.作者有哪些根据认为“蓝莓不是‘莓’”?

2.文章的①②③自然段与④⑤⑥自然段,在位置上能否颠倒一下?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成员,蓝莓的整个家族有400多种品种。

B. 《本草纲目》中记载蓝莓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的功效。

C. 蜜蜂愿意为蓝莓传粉的原因是,蓝莓花朵的内部有含糖量很高的花蜜。

D. 我国蓝莓的种植面积有了飞速的扩大,已经完全满足了大众消费的需求。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影石上:___________  ②如鸣珮环,心之:__________

③树林阴___________   ④游人而禽鸟乐也: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然而禽鸟知山林乐       ②属予作文以记

B. 其境过清               ②不物喜,不以己悲

C. ①迁客骚人,多会此       ②冷光之乍出匣也

D. ①足肤皲裂不知           ②不知其能千里食也

3.下列对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第二自然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 【乙】文第一自然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宾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 【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醉”和“乐”反复出现,你认为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阅读李煜《相见欢》一词,完成文后小题。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

清晨是一首明亮的歌,伴奏着清越的双簧管。

黄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