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意为瞎眼的臣子。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恐已________         (2)盲臣安敢君乎_________

(3)孰与昧行乎________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少 而 好 学 如 日 出 之 阳 壮 而 好 学 如 日 中 之 光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迟,晚戏弄和……相比,哪一个 2.少 而 好 学/ 如 日 出 之 阳/ 壮 而 好 学 /如 日 中 之 光 3.道理: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受益终身) 【解析】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年代:西汉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戏”是戏弄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顺畅。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根据意思进行划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故事主旨的理解。故事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这篇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告诉我们:学习无止境,活到老就要学到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食品安全大讨论,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2)2013年5月23日,凤凰卫视原创时政辩论栏目重磅推出“‘互害’社会如何解毒”专题,为网友深度解读牵动人心的食品安全隐患。短短几周时间,“毒姜”“毒大米”“假羊肉”“病死猪”等有毒有害食品接连被曝光。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正陷入“互害”怪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对偶的形式补写食品安全宣传语。

______________,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享受。

B.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 “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D.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语言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的语言交际本领与素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 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zhì  yǒu__________

(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________

(3)虽然这些都很wēi bù zú dào ______________,但他做得很认真。

(4)但是漫天飞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神使他们每走一步都 yōu xīn chōng chōng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用正楷字书写)

(1)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言秋日胜春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