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刘翀读书

刘翀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①十万。会②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④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注释】①将:率领,带领。②会:恰逢,正赶上。③沟洫:田间水渠。④甫:刚,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尔辈不能究物理(              )     (2)求之下流颠(              )

(3)自可将十万(              )      (4)人为鱼(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木杮 / 安能辨我雄雌    B. 山门圮河 / 使试一村

C. 天下事 / 自练乡兵与    D. 众服确论/ 几所擒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里无迹。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4.《河中石兽》中,寺僧认为石兽在下游,寻找的结果是“                      ”;老河兵认为石兽在上游,寻找的结果是“                ”。《刘翀读书》中,刘翀“自谓可将十万”,带兵的结果是“                       ”。

5.结合选文说说,讲学家和刘翀分别错在哪里?

 

1.(1)事物的道理、规律 (2)固然(本来) (3)认为(称) (4)几乎,差点 2.B 3.(1)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2)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说(自言自语):“难道是古人欺骗我吗?” 4.寻十里无迹 果得于数里外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5.讲学家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考虑了石兽与泥沙的关系,忽视了水流对 石兽的冲击作用),脱离实际,主观臆断。刘翀错在只懂得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照搬书本,不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解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 年代:清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如本题的“物理”是古今差异词“事物的道理、规律”的意思;“固”是“本来”的意思。 点晴:试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词语的特定含义。平时要分类积累,解答此类习题并不是太困难。 2.试题分析:此题为选择题,考查虚词的识记。A项中“是”分别为“这”和“判断动词,是”;B项中的“于”都是“介词,在”;C项中的“之”分别是“助词,的”和“代词,他”;D项中的“为”分别是“动词,认为”和“介词,被”的意思。故选B。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棹、曳、寻”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恒、岂、欺、哉”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4.试题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河中石兽》中,寺僧认为石兽在下游,寻找的结果是“寻十里无迹”;老河兵根据自己的分析,认为石兽在上游,寻找的结果是“果得于数里外”。《刘翀读书》中,刘翀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翀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找出相关内容并用文中的语句填写即可。 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兽与泥沙的关系,忽视了水流对石兽的冲击作用,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脱离了客观实际,导致了寻找的失败。刘翀只会照搬书本,没有实践经验,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尝到的知识,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 参考译文: 河中石兽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错乱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错乱了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刘翀读书 有一个叫刘翀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翀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翀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类的理想身高是多高

①人类的身高未必是越高越好。现在,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兰人,2014年的统计表明,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825米,女性的平均身高达1.7米,居世界之首。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并非人类的理想身高。人类的理想身高应当是168厘米,最佳变动范围在167~170厘米之间。

②理由是,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表面积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地增加10%,则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摄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担,很可能会影响寿命。

③其实,人类的理想身高也只是一种假说,是否如此,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过,个子矮的人确实比较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事实的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矮个子可能真是人类的理想身高。由此,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如果不加限制,人类到底能长多高。如果排除所有生物因素,有人从纯物理角度来判断,人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7米。人体的密度大约是1克/毫升(立方厘米),人的身高如果超过7米,骨头就会碎掉,所以上限是7米。

④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说,实际上,人的身高还没有到达这个高度时,各种基本生理功能就难以为继了。同样是按照物体的面积和体积之比衡量,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将按平方数增加,体积则按立方数增加。于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就勉为其难,尤其是心血管的功能。恐龙的身躯很大,其神经系统却难以进化到有效管理其庞大的身躯,以恐龙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必然使其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当然,恐龙庞大的身体导致其行动的不便和巨大的食量,也使得其生存较为困难,种种因素促使其最终走向灭绝。人的身高要达到7米,其心脏和其他器官也得相应地配套进化,而且人的行为和动作将变得笨拙。这虽然并非不可能,却不是人所想要的理想高度。而且,当人的身高如此发展时,人类也会千方百计来阻止这样的进化。

⑤另外,人的身高与遗传基因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研究人员也逐步证明基因多态性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同时,环境因素也能通过作用于基因表达而对身高造成影响。因此,要预测人类身高到底会长到多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

⑥其实,人类的身高还是以矮小为好。矮小,体表面积相应地减小,则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所有的器官和生理系统也不会太疲劳和负担过重,容易长寿。例如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有81人,在当地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7/10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是,百岁老人的比例为0.75/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男性平均1.5米左右,女性平均1.4米左右。

⑦所以,人类的理想身高为168厘米不无道理。

1.本文提到的两种假说分别是什么?影响身高的因素是什么?

2.身高与寿命有着怎样的关系?并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

3.第②段末尾的“很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4.第⑥段划线文字运用举例子、           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2014年的统计可知,目前为止世界上身高最高的人是一个荷兰人。

B. 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和体积按立方数增加,维持心血管功能难度大。

C. 中国长寿之乡的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这一点可以说明个子矮比较长寿。

D. 研究证明,环境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基因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课文《驿路梨花》(彭荆风)选段,完成小题。

①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②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③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④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⑤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⑥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⑦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⑧“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⑨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1.学雷锋,见行动。结合选段,请简要说说下列三组人物的行动。

解放军战士:

梨花等哈尼姑娘:

瑶族老人、“我”和老余:

2.“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中,“闪”有什么表达效果?

3.“我”、瑶族老人都产生过误会,其误会分别是什么?

4.依据选段,请你对哈尼小姑娘们做出评价。

5.选段中说到的这些人都是好人。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好人。请你向广安市“广安好人”评选活动组委会推荐一位岳池好人,在下面写上被推荐人及推荐理由。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6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3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8本,较2015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摘自《读书与做人》)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2)从材料二“浅阅读”的特点来看,材料一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查看答案

名著《海底两万里》解读。

(1)书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变成了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情节:阿龙纳斯教授跟随诺第留斯号进行了海底探险,在南极曾经因缺氧

而窒息。请简要说说诺第留斯号是如何陷入险情,又是如何脱离险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两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一句从侧面描写飞来峰之高,“                  ”一句说出身在塔的最高层的好处。                                                                            

(2)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改革抱有怎样的决心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