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⑦。(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   ②值:遇到。   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   ④败:毁坏,舍弃。  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   ⑥止:停留。⑦全:保全。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也    (2)班军而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3.[甲] [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             的思想。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1)辟通“避”,逃避、躲避(2)遂:于是、就 2.(1)两者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择义(2)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 3.舍生取义 4.讲义气、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解析】选自《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时期 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 南北朝南朝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本题的“辟”通“避”,是“逃避、躲避”的意思;“遂”是“连词,于是,就”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得兼、义、者也”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语、子、去”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翻译的方法,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译文的基本方法“增、删、调、换、留”就能正确翻译。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做到文从字顺,个别句子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概括能力。[甲]段文字以“鱼和熊掌”类比讽喻,提出的观点是“舍生取义”。 [乙]文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荀巨伯不肯舍弃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入侵者被感动,撤兵而去,他的义举使得全郡得以保全。本文赞扬了荀巨伯重视友情、先人后己、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所以两文都体现了“舍生取义”的思想。 4.试题分析: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加入了与文章相关的拓展性的内容,目的在于让同学充分发挥和展示才能,这类问题的解答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法只要合理就可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要注意符合题目的要求。 参考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每条不超过30字)

材料1: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2: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

材料3: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河北省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自2015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2015年6月,又启动了省级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

2.为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针对农村露天焚烧秸秆的突出问题,河北省政府督查室、环保局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农村展开巡查。假如你是督查组的一员,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你将怎么劝说他?

 

查看答案

走近名著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鞋子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这个文段选自前苏联长篇小说《              》,作者是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哪些精神?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2)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是                      。 

(6)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                     。 

(7)《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对植物的描写,表现出早春蓬勃生机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拥有财富。知识是财富,它能增长智慧,也能美化心灵;                                                                 ;挫折是财富,它能积累经验,也能磨炼意志……拥有这些财富,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 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