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吴广以为(《陈涉世家》)

B. 众议举宠为督      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 不求达于诸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桃花源记》)   

D. 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头(《小石潭记》)

2.译句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3.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认为诸葛亮是个安贫乐道的君子,选文哪句话表现了诸葛亮是刘禹锡眼中的君子?

 

1.B 2.(1)三次到我居住的茅屋里拜访我,询问我对当时时事的看法.(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 3.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为选择题,考查实词的识记。A项中“然”分别为“表转折,然而”和“代词,是这样,正确”;B项中的“以”都是“介词,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闻”分别是“闻名,传扬”和“听说的,得知的”;D项中的“许”的意思分别为“动词,答应”和“数词,表约数”。故选B。 点睛:选择题的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要在自己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可筛选一些较易判定的,缩小范围,也就是“排除法”,这样,能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顾、于、咨、以”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苟、于、闻、达” 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类题型,要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然后进行比较找到相同点作答即可。本题中的两段文字,刘备和燕昭王在对待人才方面都能表现出“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的特点。 4.试题分析:考查信息筛选能力。答题时,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信息。一般采用先分析再综合的方法。从最足以表明作者观点文段人手,准确把握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抓住其要点,并根据文中相关因素做出准确判断,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所需要的结论。本题对应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参考译文: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很多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默写。

《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对追名逐利的官场的蔑视,流露出作者退隐避世的情感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诗句填空。

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③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⑥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与表达。

当前,许多地区加大力度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如果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去劝说一位正要闯红灯的中年妇女,你应该说:                              

 

查看答案

名著考查。

①《二十四孝图》是鲁迅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其中让鲁迅最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哪两个故事?

②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的经过。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形式,续写两个句子。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