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小题。 大爱不言愁 蒋 平 ①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小题。

大爱不言愁

蒋  平

①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9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②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历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枯躁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③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模样,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与愧疚。他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和娇气,给母亲和全家人带来了担忧和伤害。也从那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亲朋好友眼里,他一直是阳光、帅气的模样。

  ④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参加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他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⑤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播的视线。那一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儿子,这几天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好的,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

⑥母亲说这话时,他并不知道,十几分钟前,父母一直在看他的比赛直播。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就这样,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给父母的电话里,都是说不尽的喜讯和快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很少提及父母,按他的理解:“他们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受不了刺激。我又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刻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度过,比赛有输有赢,不跟他们诉苦,就是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煎熬,包括受到生活之外的干扰。”因而,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长不大的男孩。

⑦带着这样的心境,他来到了2008年8月的北京。这一次,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地捧得了冠军奖杯。同样是报喜,此刻,面对母亲的声音,他早已泣不成声,眼里幻化出的,尽是当年母亲来体校接他时,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

⑧他就是林丹,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一个习惯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男人。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让他顺利登上人生之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选文第②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2.通读选文,结合文意说说“大爱不言愁”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结合选文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

4.请说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5.选文中第⑧段说“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你认为在林丹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真的“无忧”吗?请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谈谈你的认识。

6.品读选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感悟。

 

1.历 厉躁燥 2.指林丹认为自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想父母为自己担忧,不想父母跟着自己受煎熬,因而只向父母报喜不报忧,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父母也用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彼此之间,这是一种大爱。(意近即可) 3.表现在他伤心痛苦时,父母也一样为他伤心痛苦,只是他不言愁,父母也不言忧,体现他们之间的理解与真爱。(意近即可) 4.与第③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同时也表现林丹对父母的感激和爱。 5.不是,他们一直随着儿子的喜忧而喜忧。例如:①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②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③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任意摘录一处即可) 6.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忧愁放大和传递给父母,免得父母为我们担心,应多报喜,少报忧,在前进的道路上,勇敢独立前行,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解析】作者:蒋平 创作年代:当代 1.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常用字字形。对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字形的各个方面,如因字形相近、音形义全相近而误。如“躁”复习时应注意字形相近“燥”。 2.试题分析:该题考核题目的含义。阅读全文,结合第⑧段,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林丹怕父母担心而不向父母报忧;二是父母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 3.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关键词语的品味能力。要从他伤心痛苦时,父母为什么也是泪雨滂沱,体现了他们之间怎样的感情等方面思考作答。 4.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重点语句作用的理解能力。首先从结构方面思考,其次从林丹对父母的情感上作答。 5.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整篇文章都透露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他们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从文中找出父母对儿子表达担忧的行为和语言加以分析。 6.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开放性试题。回答时要联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围绕“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或“亲人朋友之间多分享快乐,为亲人朋友减轻负担”等均可。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小题。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中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记者马艺  吴喆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经历了自动交会对接,绕行地球100多圈后,昨天中午,航天员刘旺在景海鹏和刘洋的配合下,精准操控“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手控交会对接。

手控对接任务前,在组合体“漫步”了近6天后,三位航天员暂别“天宫”一号。上午11点12分,“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分离。“神舟”九号自动撤离至与“天宫”一号相对距离400米停泊点。随后,以均匀的速度和稳定的姿态向天宫靠近。35分钟后,“神舟”九号到达140米停泊点,准备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21教育网

12点38分,“神舟”九号飞船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中国航天员第一次手动驾驶飞船,进行对接任务。航天员刘旺精确操控平衡和姿态手柄,稳稳地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靠了过去。航天员景海鹏、刘洋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140米、100米、50米,进入最后的30米,“神舟”九号飞船的速度越来越慢,以不到0.2米每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靠近。

最后的距离,似乎显得特别漫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的显示屏幕上,各种数据不停地刷新。

10米、5米、2米、1米,就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的瞬间,图像微微一颤,飞控大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神舟”九号报告!

长城报告,对接机构捕获!

对接机构捕获!

12点48分,在航天员的精准操控下,经过捕获、缓冲与校正、拉回、锁紧等一系列过程,“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

“神舟”九号报告,仪表显示对接完成完毕。

至此,“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我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屏幕中,三名航天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刘旺紧绷的面部,终于露出笑容。

1.请概括这则消息的导语内容。

2.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随后,以均匀的速度和稳定的姿态向天宫靠近。

3.读文中的画线语句,体会详细写出距离数据的变化有何作用。

4.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航天英雄也成了我们中学生心中的偶像,请你写出一位航天英雄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她)的事迹。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

他,考察队队长,已是第三次来南极考察了。前些年,他到国外参加南极会议,那时我国还没有在南极建站,会议最后要表决时,主持人宣布没在南极建站的国家没有表决权,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的刺激。为了筹建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别看他沉默寡言,心里却裹着一团火。前天,他在工地上对大家说:“我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名画家,但我们大家都应该是画家,每人添一笔,把长城站画得更美丽!”

他,测绘工程师,站里的英语翻译。哪儿活累去哪儿,开车、修艇、驾驶雪上摩托,什么都会,大伙儿开玩笑:“给他一架飞机他都敢拆。”他太累了,眼皮老有些浮肿,好几次端起饭碗就睡着了。

……

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

1.“心里却裹着一团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们大家都应该是画家,每人添一笔,把长城站画得更美丽!”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3.“给他一架飞机他都敢拆”这一句反映了测绘工程师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你认为文中所指的“南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1)根据上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金石能开。

(2)无情有恨何人觉?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翠减红衰愁杀人!

(4)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莲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录音新闻》是一篇录音广播稿,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壮观景象。

B. 一则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部分。

C. 《三个太阳》是一篇以第三人称写的通讯,记叙了“她”考察南极前后的经历,目的只是赞扬女画家。

D.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是通讯,属于广义的新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