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1.颔联中的“空”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凉、伤感,表现了诗人伤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 2.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之情。 【解析】 1.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颔联中“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一个“空”字,更是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凉、伤感,表现了诗人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 点睛: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具体而言,要分三步回答: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利里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故事,出自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这个故事巧妙地抨击了当时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

B.《水浒传》中鲁智深为帮助金家父女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旁边的李忠也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银两够了,将那二两银子丢还给他。

C.《西游记》中孙悟空手持金箍棒,神通广大,能七十二变;他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他勇敢机智,百折不挠,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深受读者的喜爱。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作者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2)阅读下面的两个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说时迟,那时快,A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闪,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A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A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A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选段二:郑屠当不过,讨饶。B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B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①选段中A、B所代表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②这两个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两个人物都有这样相同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查看答案

综合运用。

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并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专题学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学习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森林里,住着一群猴子。

有一天,有两只猴子走出居住地,让一名猎人发现了。那猎人便拿枪追赶那两只猴子。第一只猴子看到猎人赶来,便转身一跳,跳上了一棵大树。

而另一只猴子,则在犹豫不决:到底要怎样才能显示我的神通,什么样的跳法才是最好看的呢?在它犹豫不决时,猎人已瞄准朝它开了一枪,猴子当场毙命。

 

查看答案

小明整理到以下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资料,其中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立秋、处暑、寒露、霜降这四个节气都是在秋季。

B. 2017年是农历丁酉鸡年,2016年是农历丙申猴年。

C.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民间有赏花灯、闹年鼓、猜灯谜、吃汤圆等习俗。

D. “家”是古代的常用谦辞,一般用于称呼他人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母”“家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