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执着,亦或是挫败?是校内的阅读、思考,还是野外的远足、探险?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              刷新了我的生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坚持刷新着我的生活 考试前一天,做完最后一科套卷,从题海中踏出来,爬向最后一米的疲惫与完成计划后的惬意糅杂着、快乐着。凝神窗外,阳光已近黄昏,和煦柔美,看着操场上生龙活虎排练艺术节的学妹,思绪被拉回了两年多走过的起伏之路。 刚来学校的那些天,第一次与父母长时间离别的伤感,对破旧条件的愤怒,和已经提前学完初一的骄傲,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感情。第一次单元测试仿佛是辉煌人生的转折点,看着考卷粗心扣的分,想着昨天曾骄傲的对老师说初一早就学完了的话,我的心情瞬间落到了低谷。从此,上课发呆,下课和同学嬉笑着疯玩,便成了生活的全部。 期末考试的成绩直线下降,从300多名直接降到了700多名,如同一桶冰水,将我从梦中浇醒,内心的执念告诉我,我不能成为一名差生。于是,我开始恢复以往认真的状态,但是成绩仿佛蜗牛一样缓慢的往回爬,我又有些失落了。那些日子仿佛生活在无边的梦魇中一般,四周一片雾茫茫,无论如何努力,始终在原地踏步,痛苦、迷茫、无奈,常常让我一夜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看着窗外的夜空发呆。执着是唯一的动力,提示着我一步步地走在未知的黑暗中。曾经无数次想放弃,想退回到初一的状态,但都因为执着而继续努力,继续奋斗。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执着将我的成绩一次次刷新,阳光也慢慢使浓雾消散。终于看到了春天,我没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是用自己的执着去刷新自己的生活。 从初三开始,便多了很多刷新生活的机会,周测、月考、选拔考试,总是让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却又十分充实。偶然还是会有无措与放弃的念头,但是,执着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洒在身上,瞬间将自己从瑟瑟发抖的寒风中拉回来。虽然,进步的脚步依然如蜗牛一样缓慢,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不断刷新自己的生活,不断地向成功的顶峰攀爬,才能够有一鸣惊人的一天。我相信执着会继续刷新着我的生活,带给我不竭的动力,每天都翻开一个新篇章。心存执着,百难不挡,我相信。 【解析】这是典型的半命题作文,文题秉承近年来关注生活的理念,洋气而富含哲思。身边的人,内心的情,周遭的事,总有一样在刷新你的生活。以“刷新了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里面有一个关键词语:刷新,我们可以理解为改变的意思,这个题目可以这样构思:一样东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写作文时,重在写刷新一词。从材料中可得,刷新着我的生活可以是一种行为: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还是一些人: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以上几点都是写作的点。 点睛:近年来,半命题作文成了中考的新宠。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再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出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正文要有真情实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拥有大器量,才有大境界

韩青

①古人云:“时穷节乃见。”说的是越是境况不佳时,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度量、涵养。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大考场,各种各样的考试随时都会降临在你身上。古语说得好:“无度不丈夫。”要想做天地间的大丈夫,就必须拥有大器量。

②要想拥有大器量,就不要凡事对号入座。一次,马其顿国王阿普拉于斯在街上走时,被人泼了一身水,看到的人都说,国王该惩罚那泼水人,而他却说:“是的。不过,他并没有把水泼在我身上,而是泼在他认为的那个人身上了。”有人曾告诉苏格拉底,有人诽谤他,而苏格拉底却说:“他诽谤的不是我,因为他的那些东西在我身上丝毫都不存在。”我国北宋名相富弼,也曾遇见过类似的事情。一次外出,一名随从告诉富弼,有人在背后骂他。富弼淡然说道:“他骂的不是我,是跟我重名的一个人吧!”那个骂他的人听到后,感到羞愧至极,当面向他道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对号入座,那么结果肯定会是另一番情形:唇枪舌剑、大动干戈、针尖对麦芒,最后两败俱伤。所以,生活中,有一些火,不要往自己身上引,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不会引火烧身。

③想做到不对号入座,就要懂得宽容。说实话,有一些“号”就算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你也完全可以不在乎。《庄子》记载:一个人去拜访老子,见老子家里凌乱不堪,心中感到非常吃惊,于是对老子说了一通不敬的话,然后扬长而去。翌日,他又回来找老子道歉。老子说:“即使昨天你骂我是一匹马,我也会承认的,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从老子的话语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些人之所以生活安宁、闲适的原因,不在于他们能够完全把是非、争斗置之度外,而是他们懂得用宽容之心去化解。

④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它需要心灵有足够大的空间。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一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也就是说,心里面想着绝望、仇恨,与怀着向往、宽容,其心灵空间截然不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襟怀。

⑤若想给心灵足够大的空间,就必须懂得拒绝和取舍。一次,有人侮辱了释迦牟尼一番,他非但没有回击,反而微笑着问道:“别人送你的东西,如果你拒收,那么这个东西应属于谁?”那人回答道:“当然属于送东西的人。”释迦牟尼接着说道:“这就对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要让自己懂得去拒绝假、恶、丑,为真、善、美留足空间。可是,有些“丑”拒绝不得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周作人做官时,以前的一个学生来找他帮忙谋个职位,他来时恰逢老师屋里有客,门房便挡了他的驾,他就怀疑老师在回避推托,于是便站在门口大骂,声音高得足以让屋里人听得一清二楚。没想到的是,过了三五天,那位学生就得了一个职位上任去了。有人问周作人,他这样待你,你反而帮助他,是何道理?周作人说:“能到别人门口骂人,如果不是他的境况确实不好,走投无路,他又怎么会轻易这样做?我想帮助他改善境况。”通过周作人的这一举动,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心灵宽阔的人,不仅懂得辨别美丑,更有能力对不美好的行为进行化解和疏导。

⑥可见,人生有大器量,才有大气象、大境界。大器量就是一座座桥,把生活中那么多的沟壑都变成了坦途,使自己和别人都走得顺畅、开阔。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哪一段最恰当?请简述理由。

正如西德尼·史密斯所言:“你打算用愤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用宽恕去实现”。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单分析。

4.第②—⑤段依次从哪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题目。

母亲

莫言

① 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中,作者从哪几种感官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有何效果?试作简要分析。

2.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越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②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③。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

【注释】①越:越国。 ②智:见识。③睫:睫毛。④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臣之妻臣        (2)寡人之耳者

(3)楚庄王伐越      (4)王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美于徐公     何战    B. 妾畏臣         王兵自败于秦、晋

C. 时时间进        吏不能禁    D. 而不能自见睫     真不知马也

3.翻译下面语句。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4.用原文语句填空。            

甲文中的邹忌有自知之明表现在他面对妻、妾、客的赞美却能认识到“               ”,乙文中楚庄王没有自知之明表现在他没认识到“                              ”。

5.请简析邹忌和庄子的劝谏技巧有什么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                                                              (2)“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意思相承或相关。

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广读博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