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漫话对联(节选) ①对联,俗称对子、联语,雅称楹联。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漫话对联(节选)

①对联,俗称对子、联语,雅称楹联。

  ②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上承对立、平衡的自然大道,下依汉字的方块字形及其丰富内涵,不断发展,历经各朝各代,至清代达到巅峰。对联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的渗透力、实用性以及覆盖面,是现今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

   ③对联是我国传统的样式。关于它的起源,有五代说、唐代说、梁代说、晋代说,众说纷坛,至今尚无明确定论。

   ④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A)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⑤为辞旧岁、迎新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它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来。所谓桃符,就是悬挂门两边的两块木板,上画驱鬼慑怪的“门神”,如最先的“神茶、郁垒”,到后来的“秦叔宝、尉迟恭”。之后,“门神”逐渐被书写的“吉语”所代替。又后来,“吉语”成为对偶的“骈语”。最后发展成了两句对伏的句子,这就是春联。多数人认为,春联最晚始于五代后蜀时期,代表作是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⑥春联是对联的一个门类,所以也同样必须符合对联的格律。简单地说,春联的格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词语对偶。二是音调对立。三是形对意联,即上下联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主题。

   ⑦软笔书法,是春联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人们历来推崇联墨合壁,要求作春联者,最好自己能把春联书写出来。当然,书写春联自有一定的格式规矩,不能想当然地随心所欲。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自上而下竖写;先写上联(右联),再写下联(左联);春联的横批,从右到左书写。

   ⑧贴挂对联也有讲究。由于对联一般都是竖写的,所以贴挂对联时,必须上联贴挂在右边,下联贴挂在左边。

        ……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A)处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名称、影响、起源、种类、格律、书写、贴挂方法等知识,并详细介绍了春联。 2.分类别,按用处、内容、技巧、字数、句数分类说明将对联的种类说得更加条理清晰。 【解析】 1.试题分析:说明内容概括。可以找各段落的中心句,然后组织语言连缀成一句话即可。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名称、影响、起源、种类、格律、书写、贴挂方法等知识,并详细介绍了春联。 2.试题分析:按用处、内容、技巧、字数、句数分类说明,说明方法是分类别,其作用是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成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②,喟然叹曰:“吾知所以③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④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注【解析】
①出亡:失国后逃亡,出逃。②鄙:边境。③所以:……的原因。④侍御:侍奉君王的人,这里指侍从、妃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臣之妻  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得    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一项是(    )

A. ①邹忌八尺有余             ②议法度而之于朝廷。(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B. ①于是入朝威王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细柳营》)

C. ①徐公不君之美也      ②急湍甚箭,猛浪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D. ①故宋昭公而能悟           ②河曲智叟以应。(《列子·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

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yú)钟磬声。

1.“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声”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手法。

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曹操)。

(2)《行路难》一诗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歧途,所以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的意蕴丰富充盈。它可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人以隐逸闲适的情怀;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启悟。(请选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举行了“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读书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时间内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电子阅读

运用率%

32.8

38.6

40.3

50.1

 

材料二:某市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3)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水浒》中“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人物:_____________ 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