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看山老爹 高深 ⑴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⑵他...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看山老爹

高深

⑴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⑵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地爽快。

⑶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⑷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⑸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⑹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

⑺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⑻自从那些贪婪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瘠与荒漠。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

⑼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⑽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衫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⑾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⑿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荫。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⒀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请阅读文章,找出来。

3.第⑾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4.结合语境,品味语言。

(1)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2)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看山老爹的认识。

 

1.本文主要写了看山老爹一天的活动,表达了看山老爹对山林的热爱,赞扬了看山老爹的勤勉、执着、坚韧。 2.明线是老爹一天的活动,暗线是老爹对山林的爱。 3.不矛盾,“广阔”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4.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不同季节和景色特点,表现了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痴迷。(2)形象写出的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表达了看山老爹对山林的热爱。 5.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可从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入手。)示例:看山老爹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最平凡的人,他一辈子热爱山林、植树造林,他坚忍不拔,哪怕吃再多苦受再多累也不放弃,他最终为后人留下了一座绿色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文章主要写了看山老爹一天的活动,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2.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出现的关键语句。本文的明线是看山老爹一天的活动,暗线是感情线索,即看山老爹对山林的热爱。 3.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他的心很广阔”与后面“他的心又很窄小”不矛盾,“广阔”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 4.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表达效果。如:第(2)句形象写出的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同时也写出看山老爹爱护山林,以山为家,执著如一。 5.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中多次出现,还多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看山老爹虽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但是他早出晚归的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以山为家,执著如一的精神是高尚动人的。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藤野先生》(节选)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如何理解?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语言综合运用。

压缩语段。将下面一段话简要概括,不超过15个字。

写作首先是一种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学会了很好地写作技能的话,实际上就学会了一种很好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

 

查看答案

句式仿写。(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绵绵。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 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

C. 记叙的线索是指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人、事、物、情感等。

D. 《列夫.托尔斯泰》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②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甚么地方,我总是文诌诌地。③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④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麇先生”。

A. ②④③①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