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阅读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

〈三〉阅读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__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___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1.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2.、本文的说明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与之无关的内容就不必加以说明了。 3.运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突出 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4.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解析】 1.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观点,然后明确原因: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2.试题分析:注意明确文章要说明的中心是 “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与之无关的内容就不必加以说明了。 3.试题分析:答出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明确作用:具体准确的突出 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4.试题分析: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层次划分,然后分析原因: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阅读《樵髯传》回答下列小题。

(清)刘大櫆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然,竟不往也。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注]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争辩声。(清)刘大櫆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

               使    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因自曰“樵髯”云____出凡辈____

③然皆不肯竟其学____   ④乃复小儿辈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一〉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下列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的上阙是什么表达方式?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2.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表达上的妙处。

 

查看答案

名著《朝花夕拾》中《狗猫鼠》篇,我仇猫的原因是什么?这讽刺了什么?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

黄先生对一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针对黄先生这一说法,如果你是“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请你写几句话劝诫黄先生,并写一则有关珍惜粮食的名言。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藤野先生》就是他的作品。

B.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时人称“卧龙”。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歌,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本文通过叙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生活情景,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短长》等,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该书长于写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