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能臣巧谏,学交流艺术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注释】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少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弓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 务:一心,一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
(2)虽欲言(_________)
(3)子来何苦沾衣如此(________)
(4)如是者三旦(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3.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断4处)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4.请从【乙】文中归纳出一个成语。
5.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上面两篇文章,你能得出一个怎样的启示?
保君子本心,养浩然正气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公仪休①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日:“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③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已之自为也。”
选自《初潭集·廉勤相》。
注释:①公仪休:周代鲁国穆公的相。 ②下人:退让人,不敢要求别人。③枉:违法曲断。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 ⑵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⑶夫唯嗜鱼,故不受也(_______) ⑷公仪休相鲁而嗜鱼(________)
2.与例句“妻妾之奉”中的“之”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蹴尔而与之 B. 局促一室之内
C. 处处志之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翻译句子: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个语段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⑴甲文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文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划线句“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所表达的意思,可以用一句12字的俗语进行表述,请问这句俗语是?
《关雎》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中,曹刿判断齐师逃跑时没有埋伏,可追之的句子是(八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艾青《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