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节选自《河中石兽》)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①遽:马上,立即。②契:用刀刻
1.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从 其 所 契 者 入 水 求 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如是再啮( ) ② 转转不已( )③ 求剑若此(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一位老师上课用PPT演示了(甲)文中的内容,下面是他用的五张图,请你根据甲文内容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 )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①⑤②③ C. ①⑤④③② D. ③①⑤②④
5.甲文中的老兵批评了那些“ ”(用原文内容填写)的人,乙文则讽刺了那些 (用自己的话表达)的人。
【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朱熹(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全诗以方塘作比喻,表达了对 这件事的感受。三四两句,表面说水之清澈,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其实在暗喻 ;这两句诗凝缩的成语“源头活水”,今天常常比喻 。
班级开展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好书分享】
阅读《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鸽子》,按要求写出寓意。
口渴的蚂蚁,爬到泉水旁去喝水,不幸被急流冲走。快要淹死时,鸽子看见他,连忙折断一根树枝,扔到水里,蚂蚁赶紧爬了上去,脱离了危险。后来,一个捕鸟人走来,用粘竿捕捉那只鸽子。蚂蚁见了,便咬了捕鸟人的脚一口。捕鸟人痛得丢下粘竿,鸽子立即惊跑了。
寓意一,从蚂蚁的角度:
寓意二,从鸽子的角度:
2.【才情展示】
仿照下面诗歌,写一首关于“春雨”的小诗。
3.【警句书写】
请把陆游的诗句用正楷抄写在田字格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听写大赛”考验我们的基本功,我看到冠军们得意洋洋的笑容,敬佩地鼓起掌来。
B. 我痴迷于《西游记》这部古典小说,它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使我流连。
C. 同学们提议假日里观赏古城风景,我本来不愿意,后来却随声附和地跟着他们去了。
D.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下面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喜出忘外 宽宏大量 独具慧眼 海枯石烂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仙露琼浆 烦花嫩叶
把“ ”字改成“ ”字; 把“ ”字改成“ ”字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气氛 ②bì 护 ③骇人听闻 ④更胜一ch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