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道是缺憾却完美
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憾。”是的,缺憾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因为有不完美,人们才会不断地弥补、完善。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
②身体的病残是一种缺憾。对待这种缺憾,有的人恨,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完美,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幸福。可转念想想,如果霍金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邰丽华能言善听,如果史铁生可以向着大海奔跑……完美,就真的存在了吗?因疾病缠身的缺憾,霍金用超凡的意志在轮椅上,给现代物理科学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听说障碍的缺憾,邰丽华在舞蹈方面逐渐显露天赋,给舞台艺木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双腿瘫痪的缺憾,史铁生爱上了写作,他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给文学艺术添了完美的一笔。由此可见,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
③人生的不如意也是一种缺憾。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向往美好,排斥缺憾,但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事情。面对这些缺憾,有的人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的人唉声叹气,急流而退;有的人甚至自暴自弃,悲观绝望。
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进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乌江自自刎,是不是令人潸然?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会有谁认为项王渡江而逃有失颜面,不会有谁认为这是项王人生中的一个缺憾,除了他自己。他因为这所谓的缺憾迷失了方向,因为这所谓的缺憾放弃了梦想。因为这所谓的缺憾,给本可以完美的明天画上了休止符。
⑤项王拒绝缺憾,放弃梦想,将自己的人生结束在了缺憾中,他永远跨不到那个叫“完美”的殿堂。其实在人生这场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只要能正视人生的不如意,就可能将缺憾转变为完美。
⑥1868年,美国3M公司发明了—种胶水,却不是很成功。这种胶水看上去很粘,可就是粘不牢东西。这一缺憾一直困扰着工程师福莱。直到1974年,福莱参加礼拜翻开歌本时,书签掉了下来,他突然想起那次不成功的发明,于是灵机一动:把这种胶水粘在书签上,书签不就掉不下来了吗?通过实验,—种带粘性的书签涎生了,无论把这种书签粘貼到哪儿,它都会乖乖地呆在那儿,不需要时把书签揭下来,也不会对书有任何损伤,而且往上写字也非常方便,这就是不干胶便利贴的前身。便利贴一经问世,便十分畅销,至今仍是3M公司的不败商品,并持续演化出其它无痕挂钩等明星产品。一次失败未必永远失败,工程师福莱就是一个人生的智者,他将生活的缺憾智慧地转变成了完美。
⑦_______________面对缺憾,我们无须听从命运的安排,要以坦然的心态逆势起飞,不被缺憾羁绊,勇敢地走出阴影;面对缺憾,我们要用坚强的毅力将缺憾化作一种动力,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营造完美;面对缺憾,我们还应有智慧的思考、创新的意识,改变缺憾带来的不利因素,最终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
⑧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追求完美,但不能苛求人生十全十美。完美并不意味着缺憾的完全消失,只要能将缺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力使缺憾最小化,也就能更加接近完美。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如果用下面的名言作为选文的道理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正视疾病,敢于承受的人,将变得更加坚强、壮大。——希尔泰
3.选文④⑤⑥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4.请在选文第⑦段的横线上补充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使上下文表达连贯。
5.有人认为选文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刪除,你同意吗? 为什么?
品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①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词的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跃马扬戈、驰骋在前线的勃勃英姿。( )
B.词人运用对比,极力抒写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 )
②赏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蕴含的词人的情感。
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一句。
翻阅经典,就像翻阅生命的台历,撕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绚丽;
。
默写填空。
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③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④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 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合欢树》选自《史铁生作品集》,史铁生,当代作家,北京人。
B.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时刘向编订。
C. 《古文二则》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
D.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