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中国历史,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使用有误,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句中指的是观光购物的人多,但不是聚在一起,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B.使用有误,无独有偶: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该成语含贬义,用于此处不恰当。C.使用正确,敷衍塞责: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D.使用有误,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该成语是贬义词,所以用于此处不恰当。故选:C。 点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 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查看答案

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 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

C. 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

D. 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

 

查看答案

请以“温暖的时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注意:(1)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2)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时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桐花声里燕子飞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作者:郑小琼)

1.本文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请简洁地概括并填写在横线处。

小时候_____________——出生时________________——成年后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1)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全文,如何理解第④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4.最后一段文字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文章这样结尾有何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自《百科知识》2015.03A,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2.请找出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

3.文章第④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 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 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D. 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