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①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海婴不安地来回地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坐下。
鲁迅先生坐在那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象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附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选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哪几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第9段用了七个“陪”字,能否将它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
3.赏析段划线的句子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4.第段引用保姆的话有什么作用?
古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______ (2) 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
(3)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________ (4) 及鲁肃过寻阳 过: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蒙乃始就学/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的?请结合文意分别说说“孙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
综合运用.
下面这则材料,既有内容要点,又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请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概述内容要点,并分析情感倾向。
青少年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球星科比,可极少有人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位港台歌星到某地演出,有100多名中学生竟然在宾馆门口等了三天三夜,等歌星签名留念。有些中学生能一字不误地记住几百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却记不住20多个物理公式。
1.请概括上面这则材料的内容。
2.这则材料隐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竹里馆》王维)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晚春》韩愈)
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门。
A. 我要找一下小鹏,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 您是谁啊?小鹏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 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晨,我和小鹏约好去科技馆,他在家吗?
D. 您好!我想找小鹏去科技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 《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C.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D.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