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是陋室(     )       (2)无案牍之劳形(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清涟而不妖(    )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注明:“对比”既是一种修辞手法,又是一种写作手法。)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刘禹锡的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1.(1)(这) (2)(公事文书)(3)(玩弄) (4)(洗) 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 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案牍”在这里是公事文书的意思。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上”在这里是动词,要注意翻译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理解与辨析。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甲文中“谈笑有鸿儒”与“往来无白丁”形成对比;乙文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也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4.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无论回答“可取”或“不可取”,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

(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李白)

(2)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3)霜落熊升树,              。(《鲁山山行》梅尧臣)

(4)                 ,家书抵万金。(《春望》杜甫)

(5)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7)土地平旷,                                。(《桃花源记》陶渊明)                                                    

(8)杜甫《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从今年4月起,重庆市推出“百名重庆美德少年”展示活动, 此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学校准备开展“学习和争当美德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你说说开展“百名美德少年”展示这一活动有哪些意义。

材料一: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组织,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形成崇尚美德、见贤思齐,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氛围。

材料二:重庆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龚云飞:孩子们从生活、学习、创新等方面讲述他们的美德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独特的风采。重庆市这几年评选美德少年,就是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身边的榜样,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

材料三:重庆日报编委任锐:美德,是孩子心中的一颗种子,不管他将来走向何方,所有前进的动力,都源自美德的力量。听了他们的故事,谁都会给这些懂事的孩子竖起大拇指。

                                             

(2)本次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校团委老师推荐自己。

 

(3)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李晓晓准备在活动中朗诵自己写的一段话,感谢老师三年来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但他只写了前两句,请你帮他续写完成后面句子。

感恩老师,是你给了我一粒饱满的种子,让我走进五彩缤纷的明媚春天,享受到了更为甜美的生活;感恩老师,是你给了我一双顽强的翅膀,让我飞向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感恩老师,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芦花荡》——小说——孙俪——现当代作家

B. 《阿长与<山海经>》——散文——鲁迅——《朝花夕拾》

C. 《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

D. 《核舟记》——魏学洢——明末人——《虞初新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信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