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不同国界、不同民族的人心灵相通,音乐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情感共鸣。生活中跳动着各色音符,让我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来完成后面题目。
①某中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音乐喜好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统计表。从表格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调查统计表
喜欢曲类 | 革命歌曲 | 民歌 | 流行歌曲 |
人数 | 11人 | 18人 | 71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班要举行“毕业晚会”,节目中二重唱《朋友》之后是独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假如你是晚会主持人,请你参考示例写几句串台词,把这两个节目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到达理想的彼岸。
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
④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年,笔耕不辍,完成了《史记》。
⑤古希腊德摩梯尼小时口吃,发音不准,每天坚持含着石子练习朗读,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⑥由此可见,一个天资有缺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⑤⑥
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 )
A. 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 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 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D. 刘璋从新疆带回一筐他最喜欢吃的葡萄。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后面题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首联不称“泰山”而称“岱宗”,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诗表现出一种的_______________情怀。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②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⑥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阅读《三峡》,完成文后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虽乘奔御风 (______) ②衷转久绝 (______) ③略无阙处(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春冬之时 以君之力
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 或王命急宣 宋人或得玉
D. 故渔歌曰 桓侯故使人间之
3.对课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林寒涧肃,常有
高猿长啸”一句,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B. 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C. 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D. 文中划线句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一文,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