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个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略无处(                    (2)乘奔御风(      

(3)甲翁之妻子去乡(       )       (4)然未登泰山(        )

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王命急宣               千或百果然鹤也                 

B.春冬                 差矣,汝

C.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丛草为林    

D.至之市,忘操之        同邑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文:                                                                           

(3)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译文: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二翁登泰山》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1)同“缺”,缺失 (2)即使 (3) 妻子和孩子 (4)曾经 2.B 3. (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3)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到半山腰了。 4.答到“锲而不舍的精神”或“顽强的意志”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B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主旨的理解。故事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结合生活实际从“锲而不舍的精神”或“顽强的意志”的角度来谈启示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题。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查看答案

结合提示,完成下面题目

1.名著阅读

A.《小王子》是          国作家              的作品。

B.《小王子》中,作者借土耳其科学家论证小行星B612的曲折历程,讽刺了什么现象?

2.小王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王请你帮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

 

查看答案

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4)青山有幸埋忠骨,                    。(岳墓《对联》)

(5)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7)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十五从军征》中暗示老人家破人亡、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横线上)

当小溪选择了大海,它失去了随遇而安,得到了执着追求;当雄鹰振翅蓝天,它失去了安yì舒适,得到了强健豪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失去哗众取chǒng的喧闹,得到平静悠然的深思;失去争名夺利的浮躁,得到了淡泊huò达的愉悦。生活便在得失之间演yì着、诠释着,人生也便在得失的选择之间美丽着、升华着。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小说《安恩与奶牛》刻画了安恩老太太虽然比较清贫但却慈悲、善良、有爱心。表达了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

B.《梵天寺木塔》选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文中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了结构整体性,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

C.朱自清的叙事散文《春》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文章最后三个比喻赞美了春的“新”“美”“力”。

D.《端午日》选自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本文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子的场面,展现了茶峒人民过端午的盛况,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