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点字词。

略无处(     夏水     沿阻绝( 

其间(    多趣味     属引凄异  

2.翻译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用“∕”划分朗读节奏(标1~2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从全文看,文章最后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1.同“缺” 中断;上;逆流而上;冲荡; 的确、 实在;连续不断。 2. (1)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3.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表现旅人的哀愁。(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顺畅。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联系上下文,及本段写秋景的情况来分析。文中结尾引用渔者的歌谣,是为了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阅读

秋韵    宗璞

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嘚嘚”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直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应是银杏吧。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在香山,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刻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壮举,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吧。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找到的。那就待来生吧,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重今世的。清晨照例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的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黄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1.1段中,那两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记忆中的香山秋色的特 点?

2.2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6段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一种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作者要寻找的“秋韵”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其分析。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第一段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春风?

2.文中多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请找出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

3.“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写得很优美,请你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4.你准备怎样实践“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名言?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学生:“不许进入营业性网吧”,但一些同学仍背着家长和老师上网吧,网吧老板也违规经营。对此,你作为一个中学生,怎能袖手旁观?于是,你到网吧找朋友王亮。

你对正贪恋上网的王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进名著

《小王子》一书中,在撒哈拉沙漠,“我”遇到一个小家伙,他就是____________,小王子叫“我”给他画一幅画,“我”第一次画的是____________,第二次画的是____________,第三次画的是____________,第四次画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  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  夕阳余辉;líng(  听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bān(  斓的文学风景。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根据汉字写出相应的拼音。

líng(     Bān(               凝眸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3.“凝眸”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醉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