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乃悟前狼假(睡觉)       B.起(突然)

C狼不敢,眈眈相向(前面)  D.增笑耳(仅、只)

2.与“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

A,目似瞑,意暇甚   B.而两狼并驱如故

C夫君子行             D.下车引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其中一只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他走了很远。)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侥幸心理。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B《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C“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D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1.C 2.C 3.B 4.D 5.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的“前”是“上前”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C项和题干中的“之”都是“的”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A项“犬”应翻译为“像狗一样”;C项应翻译为“路上遇到两只狼,跟着他走了很远”;D项的“洞”在这里是动词,“打洞”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章主旨的把握,注意首先要理解文意,把握主要内容,结合选项分析正误。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B.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害怕和侥幸的心理;D.正确。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D项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4)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5)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6)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7)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

(8)《天净沙 秋思》中表达作者强烈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言的实际运用。

辽阳市第九中学正在筹备校园电视传媒,即校园小电视台。请你为校园电视台设计一个小栏目,并说明栏目名称的内涵或意义。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请写出《朝花夕拾》中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查看答案

对《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末之时连夜行舟赶路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船即将天亮的情景。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野草》,散文集《背影》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作品《天净沙 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思,是思绪的意思。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 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