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金沙滩的《600年前的琴和600年后的花瓶》一文,完成下题。 ①600多年前...

阅读金沙滩的《600年前的琴和600年后的花瓶》一文,完成题。

①600多年前,军事家、政治家刘伯温写了一篇寓言,名字叫《工之侨为琴》。

②文章的大意是:工之侨得到了一块上好的桐木,制作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后弹奏起来,声音宛如金玉,悦耳动听。他认为这是天底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献给了主管礼乐的官府。乐官让最有名的乐师鉴定,乐师说:“这琴不古老。”官府不要,就把琴退还了回来。

③回到家,工之侨让漆匠把琴身漆上残缺不全的花纹,让刻工在琴上雕刻上古代款式的图案,然后装进匣子埋进土里。一年后,工之侨把琴挖了出来,抱着到了集市上卖。有个路过的大官看到了这琴,用100两黄金买下,献给了朝廷。乐官们传递着观赏,一个个赞不绝口:“这琴真是稀世珍宝啊!”

④琴还是那把琴,只不过做了些手脚,乐官就是非不辨了。

⑤600多年后的今天,工之侨的故事还在延续。

⑥在某瓷都,陶瓷艺人制作了一些仿古花瓶对外出售。花瓶虽然制作精良,造型美观,但却很少有人问津。一个买家对陶瓷艺人说:“你这些玩意儿是仿品,不是古董,若是古董就值钱了。”

⑦听了买家的话,陶瓷艺人动起了心思。此后,他专门研究“做旧”,就是经过几道工序,把刚出炉的瓷器做得像几百甚至千年之前的“古董”一样。结果,价格飙升,每件都卖到了几十万上百万元不等。

⑧前后不同的是,600年前的工之侨,面对乐官的是非不辨,他选择了悲愤离去,隐入山林,不知所终;600年后的那个陶瓷艺人仍然乐此不疲,制假造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土里埋的,海底沉的,都能做得惟妙惟肖。

⑨假象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假象迷惑和蒙蔽,不辨真伪。把假的当成真的,那就可悲了。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借用工之侨的话说:“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这话的寓意值得人们深思。

(摘自《世界周报》2014年7月)

1. 概括文章,说说“600年前的琴和600年后的花瓶”分别指什么?

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3.阅读下列一则简讯后,学生贾铭结合选文并利用简讯中的信息给喜欢双十一在淘宝网大量购物的妈妈写了一个留言条,婉转劝勉她理性网购,请你补全。

京华时报讯 国家工商总局昨天公布2016年双十一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此次监测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监测结果显示,手机行业正品率仅为2857%;

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

留言条

    

今天我读到《京华时报》上报道              ,而且我在阅读中还读到这样一句话               。妈妈,请您在网上购物的时候还要擦亮眼睛,理性购物。

              

2016年11月12日

 

1.600年前的琴:工之侨制作的以示清高的仿古琴(2分) 600年后的花瓶:陶瓷艺人做的牟取暴利的仿古花瓶(2分)(仅答“仿古琴”给1分 ,“仿古花瓶”给1分) 2.被假象迷惑和蒙蔽,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若回答“假象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假象迷惑和蒙蔽,不辨真伪。”给1分) 3.①妈妈(1分)②网购商品抽检正品不足六成,淘宝网最低(1分)③假象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假象迷惑和蒙蔽,不辨真伪。(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到位也可以)④贾铭(或“儿子”“您的儿子”亦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600年前的琴”指的是工之侨制作的以示清高的仿古琴,“600年后的花瓶”指的是陶瓷艺人做的牟取暴利的仿古花瓶。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中心论点存在于议论文中,记叙类文章一般只提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找中心论点,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1.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此文,论点在结尾。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开头和结尾考查留言条的格式。②③考查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先明确留言条的主题,然后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根据提示把信息和短文的观点用在留言条中。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黄昉苨的《土豆英雄传》一文,完成题。

①今天谁能想到,土豆刚抵欧洲便遭到冷遇。人们能够辨认出玉米是小麦的亲戚,辣椒和花椒很相似,唯独没见过这种“鸡蛋大小的球根”。《圣经》上也没有关于这种植物的记载!这让虔诚的神职人员犯了难:我们该吃这种植物吗?吃它是否违反了上帝的旨意?

②不过,天生土豆必有用。比起传统的小麦等作物,相同面积上种植的土豆能产生2到4倍的热量,且只需3到4个月的时间就能成熟。在小麦歉收的年份,土豆往往收成不错。更何况,我们的小英雄能伸能屈,在任何形态的土壤中几乎都能茁壮成长。

③最后一锤定音的,是当时的草药学家。古代欧洲人也使用草药治病,并且有着“以形补形”的思想。不幸的是,面相丑陋的土豆成了一个绝佳反例:它表面粗糙,形状古怪,在当时的医生看来,活像是麻风病人的手。读多了历史,就会发现人类就是这么神奇:海洛因起初被当作包治百病的良药,同时被发明的阿司匹林反倒因为“不安全”被雪藏了几年;剧毒的水银自古以来都被中外医生当药用;土豆这顶“麻风病”的帽子一戴就是100多年……

④直到饥荒与战争在欧洲蔓延。

⑤这回挽救土豆声誉的,又是一位药剂师。法国科学家安东尼·帕门提尔原本是军队里的药剂师,在战争期间被普鲁士人俘虏。此前,因为饥荒,普鲁士很多穷人都开始食用土豆。很自然地,土豆成了帕门提尔在大牢里仅有的主食。3年的土豆牢饭吃下来,他成了土豆的忠诚拥护者。

⑥恰巧,1770年法国遭遇农作物歉收,法国科学院办了一场论文竞赛,主题是“能够减少荒年灾难的食物”。帕门提尔毫不犹豫地寄了一篇土豆颂歌过去,一举得奖。据说,路易十六对帕门提尔说:“总有一天,法国会感谢你为穷人找到了面包。”

⑦土豆英雄终于找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欧洲各地都开始推广这种便宜好吃热量高的食材,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中,人们能收获比原来多得多的粮食。由此,欧洲北部的人口开始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爱尔兰,这个国家的小麦总产量大约能供养500万人口,但在1840年,当地人口达到了900万。毫无疑问,土豆是这一结果最大的功臣。

⑧此时,大英帝国正处在跨越生物性限制的时代——新作物的引进与农耕技术的改良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英国各地纷纷从农业转向制造业,而爱尔兰地区的人民吃着土豆,为英格兰地区那些进入城市的工人生产农产品。

⑨世界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模样了。托土豆小英雄的福,工业革命即将到来。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9月24日,有删改)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土豆被称之为“英雄”的原因。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几乎”的作用。

(2)请指出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思考“土豆英雄传”这一题目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语段《蒲松龄著书》,完成题。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①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节选自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有删改。)

【注】①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③淡巴菰:烟草。④蒇(chǎn):完成。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字词。

①为村中童子师(            )        ②置行人大道旁(            )

③如是二十余年(            )        ④故笔法超绝(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归而粉饰之

A.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D.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夏》)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相 传 先 生 居 乡 里

3.翻译下列句子。

(1)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4.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请你概括出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王诗的第一句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      ”,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白诗的第一句则交代了“思家”的                           

2.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共同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对联撰写】阅读下面一则丁庄学校新闻,以对联的形式概括出主要内容。(1分)

为贯彻落实东台市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双语阅读与特色创建的现场会议精神,充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①不断推行学校双语阅读活动的深入发展,丁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校真阅读动。2016年11月28日下午,丁庄学校在学校大会议室举行真阅读动员会。②通过学校的大力动员,使同学们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

1.                       育人工程结硕果

2.【修改病句】消息中两处划线句子的语言表述有语病,请你修改正确后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3.本次活动中,同学们都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人为善。班委会决定推选“最美中学生”,请你推荐一位你的同学作为候选人,为他(她)写一则推荐词。要求:①以“小明”作为你推荐同学的姓名;②60以内

 

 

 

 

 

 

 

 

 

 

 

 

 

 

 

 

 

 

 

 

 

 

 

 

 

 

 

 

 

 

 

 

 

 

 

 

 

 

 

 

 

 

 

 

 

 

 

 

 

 

 

 

 

 

 

 

 

 

 

 

 

查看答案

_______ 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