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

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1)年九十(               )(2)杂然相许(                )

(3)汝之不(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    告之帝              皆以美徐公

B.而    山不加增            见不贤内自省也

C.以    妻献疑             如土石何                      

D.之    虽我死,有子有焉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4.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支持的两条根据。

 

5.文章采用神话色彩的结尾有何作用?

 

 

1.(1)将要,快要(2)纷纷的样子(3)通“慧”,聪明(4)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 2.D 3.翻译。 (1) 凭借您的力气,竟然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又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 (2)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竟然比不上寡妇、孤儿 4.(1)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移山的; (2)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也跑来帮忙,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 5.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 【解析】 1.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再说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A  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选自《水浒传》)

①A处的人物是指          ,其主要的性格特点                               

②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A的另一个故事:                      

(2)请从下列名著精彩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

①吴用智取生辰纲           ②祥子命运的三起三落         ③格列佛帮助小人国战胜敌国

<1>精彩情节:__                          __

<2>情节概述(提示:要尽量体现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

“我爱记歌词”+“激情语文”。毕业班的语文学习,可能会让你感到前所未有的繁重与疲累。而当这时,请你唱出一首歌的一句歌词来调节放松自己的心情,以焕发你语文学习的激情。(如果是英文歌曲,请翻译成中文。)

歌曲:《              歌词:                                                

 

查看答案

下面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通常表现为融情于景(事、物)。

B.小说三要素中,故事情节是最主要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都是为故事情节服务的。

C.“通过这件事,使我悟出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这句话有语病。

D.“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半空。”该句的句子主干是“手僵”。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大漠孤烟直,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                 ,青鸟殷勤为探看。

(5)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中被称为“天然奇偶句”的是:                            

(6)                            ,此事古难全。                   

(7)《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

 

查看答案

注音、填词、释义。

媚(                       ②干        

     )而不舍              ④zhuì zhuì __________ 不安

⑤那老头儿昂着 形容闪光发亮         )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

⑥战战兢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