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①》一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虞美人:词牌名。本篇为词人降宋后囚居汴京时所作。②了:完结。③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白玉一样的台阶,这里借指帝王的豪华宫殿。

1.(1)词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传达无限怅恨之叹的句子是:

(2)“春花秋月”为什么会使李煜发出“何时了”的感慨?请简要说说。

2.王国维评价末二句时说:“真可谓以血书者也。”你能说说这两句如此感人的原因吗?

 

1.(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答“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也可) (2)“春花秋月”比喻美好的事物。作为亡国之君,这些曾经美好的事物与现实形成对比,让他触景伤情,勾起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 2.这两句以实写虚,以水喻愁,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写出了亡国之痛的深广无边、无穷无尽。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解析】 1.试题分析:(1)仔细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词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传达无限怅恨之叹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或“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解释“春花秋月”在诗中的含义,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分析。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通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实写虚,以水喻愁,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写出了亡国之痛的深广无边、无穷无尽。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作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记述了他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求学的历程。请你说出哪三篇作品讲述的是作者青年时期离开家乡后的一些经历的。

2. 作家黄蓓佳评价《雪》时说,鲁迅先生的灵魂是“柔软而坚硬”的。请你联系《藤野先生》中的有关内容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语段选自《威尼斯商人》,生动地刻画了         (人物名)这一“吝啬鬼”形象,我国名著《            》中的严监生也是一个“吝啬鬼”。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誉和奖励,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却安之若素,一身农民装束的他依旧将稻田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现场。

B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曾获2007年“‘福星惠誉杯’《十月》优秀作品奖”, 写得很深入,绝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领会。

C.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以辞害意。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2017年,公民将拥有一个集金融、工商、税收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C详细复述要尽量完整地保留原作的观点、内容,并且不改变原作中材料的顺序。

D31岁他晋升哈佛正教授,尹希的成功告诉我们,做事要专注,切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用的东西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梦想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它给了我们划破苍qióng   的翅膀,让我们在广   的长空中遨翔;它给了我们弛骋草原的骏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好像是点亮黑暗的明灯,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或加横线字注音。

苍qióng            广      

2.画波浪线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3.改写划横线的句子,要求与前文句式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