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1.影、雁、根、蓬(答对二、三个意象只给1分,答对四个意象2分,只答对一个意象不给分) 2.“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2.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此处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运用及综合性学习

(1)近期学校开展了“八礼四仪”教育活动,注意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

A、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           ”。

B、与人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           ”。

(2)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下面是盐城9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

9月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   温度:20—28 0C   风力: <3级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格列佛游记》一书的作者是                  ,宫廷游戏包括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                         

(2)在《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

 

查看答案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              ,实在奇绝。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A.②④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C. 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D.盐城电视台的《今晚》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