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 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①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大事之一,第二...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

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①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大事之一,第二届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中华艺文奖”评选出各个奖项共计19名获奖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

③低调是做人处事的一种大智慧,低调是成功成材的一股内驱力。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低调,如悠悠芳草,静静地装点着大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而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名逐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去研究,使现在社会到处充满的都是浮躁之风。

④君不见那绚丽多姿的牡丹,在花丛中飞扬翘立,可是它却经不住风吹雨打,不如路边那不起眼的小草顽强。这是因为,小草以一种低调的姿态活在这世上。低调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人于磨炼之后一种超然的心态。

⑤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地,虽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低调的生活,不欲与人争锋,但在魏国攻打楚国的战役中,自恃过高的庞涓却总被孙膑牵着鼻子走,最终惨败而身首异处,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向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的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

⑥低调亦是一种智慧,低调做人可算是做人的最好方式、最佳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泰戈尔曾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还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垂着绿阴的。”学会低调做人,让我们像叶一样创造绿荫,让我们像泥土一样为人们提供坚实的路。诚如是,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也。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让我们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按③段划线句子内容仿写一句话。①

 

2.阅读全文,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莫言的事的目的是引出议论的论题“低调”,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从而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④段通过对牡丹和小草对比论证,从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C.第⑤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生动而有力地论证了人们“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这一观点。

D、第⑥段引用泰戈尔的名言是告诉我们学会低调做人,让我们像叶一样创造绿荫,让我们像泥土一样为人们提供坚实的路。只有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1.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示例: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 2.C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2. 试题分析:C中应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题。

超纯水也是一种毒药

①美国IBM公司半导体制造工厂一直在加工一种纯净水,每小时8万加仑,每天200万加仑,从不停歇。因为,如果没有这种纯净水,他们就无法制造微芯片。他们叫这种水为“超纯水”,因为它比自来水干净一千万倍,纯净到几乎没有任何杂质。

②生产“超纯水”共有18道工序,其中,最主要的是第6道工序:逆渗透,即高密度、高能量的剔除杂质过程。然后,还要通过大型专业过滤床滤出种种离子,再通过紫外线试管分离出所有有机物……最后一步,即第18道工序,是让水经过有许多直径为20纳米微孔的过滤器——这些微孔比一个分子和一些细胞都要小。

③那么,“超纯水”喝起来究竟是什么味道呢?美国伯灵顿水厂的环保部门经理埃里克·伯利纳,忍不住尝试喝了一小口,他皱着眉头说:“我尝了,根本不好喝。味道很冲、很苦,太难喝了。”厂长珍妮特·邦巴尔迪耶则警告说:“我一口都没尝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我从来也没想过要喝它。因为超纯水厂不仅将超纯水视为工业溶剂,更视为毒药。因为这种超纯水的溶解性极强,它可能会夺走人体组织里的矿物质。”

④原来,超纯水也是一种毒药。正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事物一旦走向了极端,很有可能下一步就是消亡。

1.阅读文章,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引出了说明对象。

B、全文依次介绍了超纯净水的名称由来、生产工序以及是毒药的原因。

C、超纯净水之所以是毒药,是因为它溶解性极强,完全会夺走人体组织里的矿物质。

D、“生产超纯水共有18道工序,其中,最主要的是第6道工序”一句中“主要”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超纯净水虽然是一种毒药,但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还是有积极作用的,请列举一例(要说明清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阅读全诗,下面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竹溪村路板桥斜”中“斜”读xié,而【过故人庄】中“青山郭外斜”中“斜”读xiá》。

B、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的乡村图景。

C、 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家忙的气氛。

D、闲”是本诗的诗眼。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闲衬忙,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

2.品读前两句诗,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写出了山村的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写一句“以书为喻”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故事会】(2)学校文学社编辑部在九年级组织了“读《水浒》话英雄”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内容。

①英雄姓名:武松    相关故事:                                      (写两个故事)

②英雄姓名绰号:豹子头林冲         李逵  花和尚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节选自培根《谈读书》)

以上内容选自英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___。②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例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⑤这是一轮灿烂的满月。A.④①③②⑤      B.⑤④①③②      C.⑤③②④①     D.⑤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塑造的英雄人物,他威猛刚毅,义重如山。曾经义放曹操,千里走单骑。

B.【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C.【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编年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出自该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