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站在山脚下的人 27岁时,他从牧师转行去当画家,深信自己会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站在山脚下的人

27岁时,他从牧师转行去当画家,深信自己会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一天,他拿着自己的几幅临摹画作,去巴黎向一位知名的画家求教,希望他能指点一二。可一连去了好多次,对方都以他的作品太稚嫩,根本不具备绘画天赋为由拒绝给他指导,甚至连面都懒得见。

无奈之下,他只好守在这位画家的院门口,希望能在他出门时拦住他。

一天,画家果然被他等到了,“我对您的才华仰慕已久,请您务必花几分钟时间,指点一下我的作品。好吗?”说完,他便将自己的画双手奉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画家不但没有伸手去接画,反而以无比轻蔑的语气说道:“让我去看一个无名小卒的画,除了浪费我的时间外,没有任何意义。”

对方的话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但他还是稳了稳情绪,然后微笑着说道:“如果把绘画艺术比作一座高山,那么现在的您无疑是站在山顶的那个人,而我则毫无疑问是站在山脚的那个,您若是朝下看我,自然觉得我渺小得如同一只蚂蚁。”

大画家听后哈哈大笑:“既然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应该知趣地离我远一点!”

他点了点头:“从下一刻起,我便会离您远远的。可是,难道您就不想知道山脚下的人看山上的人是怎样的感觉吗?”

“什么感觉?高山仰止?”大画家得意地反问。

“不,我在山脚朝上看您,同样也觉得您渺小无比。”他淡淡地答道。

就在那位画家惊愕不已时,他接着说道:“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不是吗?”

后来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攀上了绘画艺术的最高峰。不错,他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森特·梵高。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中划线句“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4.自选角度赏析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最成功的一种写作手法并说明理由。

5.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两个人,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对方眼里,同样的渺小。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梵高年轻时拿着作品向一位知名画家求教,遭到画家拒绝和羞辱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艺术顶峰。 2.①谦虚好学的人。从梵高多次主动向知名画家求教可以看出;②自信坚毅的人。从梵高和画家的对话以及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攀上艺术高峰可以看出; ③不卑不亢的人。从梵高冷静沉着地应对画家的拒绝和羞辱可以看出。(答出两点即可) 3.赞同。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只能代表某一时段,所以一个成功人士的贡献和影响总是有时限的,而一个积极进取的普通人,往往会有实现梦想获得成功的一天。(言之有理即可) 4.示例:塑造画家主要通过人物自身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可一世、傲慢无礼;塑造梵高主要通过对比手法和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自信坚毅、不卑不亢。 5.人与人的差别,不是体现在所具备的条件和能力,而在于其内在的品格。修养差的人,即便站得再高,也得不到人们永久的称颂;而修养高的人,即便站在最低的山脚,也不会被遗忘。(言之有理) 【解析】 1. 试题分析:概括主要事件首先要提取以下关键信息:人物:梵高、名画家;事件:梵高年轻时拿着作品向一位知名画家求教;结果:遭到画家拒绝和羞辱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艺术顶峰。联系原文,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润色,便可概括出选文的故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从梵高多次主动向知名画家求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②梵高和画家的对话以及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攀上艺术高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坚毅的人;梵高冷静沉着地应对画家的拒绝和羞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卑不亢的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这句话很有哲理,一个人的成功所作出的贡献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他会被后人超越。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分析:塑造画家主要通过人物自身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可一世、傲慢无礼,例如“这位画家不但没有伸手去接画,反而以无比轻蔑的语气说道:‘让我去看一个无名小卒的画,除了浪费我的时间外,没有任何意义。’”;塑造梵高主要通过对比手法和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自信坚毅、不卑不亢,例如将梵高的谦逊和名画家的傲慢进行了对比。再比如他的虚心求教“我对您的才华仰慕已久,请您务必花几分钟时间,指点一下我的作品。好吗?”说完,他便将自己的画双手奉上。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结合文章中的两个人物和所叙述的事情来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所领悟到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赏析《破阵子》回答题。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对《破阵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意思是:给陈同甫作一首雄壮的词,寄给他。

B.“沙场秋点兵”渲染战争浓烈气氛,“秋”字给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天下事”是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之意。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既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又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驰骋沙场的愿望。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日前,有关“食物浪费”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我校学生会的关注,他们准备就此话题出一期学生会会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提取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作为会刊的标题。(不超过10字)

【材料】 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消费者仅餐饮浪费每年就至少倒掉了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德国和英国的统计显示,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部分可用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英国每天有约700万片面包、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被丢弃,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食用。美国的情况同样惊人,据报道美国被浪费的食物如果折算成能量,超过了美国国内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

标题:

(2)下面是会刊“餐饮浪费面面观”专栏使用的材料,请你综合材料,将专栏的内容提要补充完整。

【材料】记者在某餐厅的部分采访记录

顾客甲:今天我请同事吃饭。点菜时没考虑太多,就怕万一不够,人家说我小气。剩了这么多菜我也觉得可惜,但带走实在是太麻烦了。

顾客乙:我表弟今天结婚,每桌总得点几十道菜才体面吧。是有一些菜没怎么吃,但我可不想带走,好像是你吃不起,占人家便宜似的。

服务员:现在有的人家连剩饭都不吃,更别说打包了。请客更是如此,谁都不好意思带走。有些菜是一点都没动,但也只能全部倒掉啊。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外出用餐。调查发现,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非常严重,已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①                   ②好面子                   的心理作怪。

(3)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为会刊专栏“食物浪费大家谈”拟定两个征稿话题。

征稿话题:①                                 

 

查看答案

填空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名句是: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杜甫在《望岳》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⑤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妙雪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西游记》)

B.张  飞——刮骨疗伤 (《三国演义》)

C.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红楼梦》)

D.鲁提辖—— 拳打镇关西(《水浒传》)

 

查看答案

小刚准备写一篇题为“时光不耽误,学习趁年少”的文章,倡导同学作抓紧当下的宝贵时间学习,为此他抄录了哈佛图书馆的四句训诫作材料,请选出不适合作此文论据的一项     (      )

A.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B.没有艰辛,便没有收获。

C.你现在忽略的今天,就是已逝者极度渴望的明天。

D.即使是现在,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