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③--⑥然段,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参考下面示例,分别概括⑤⑥自然段的分论点。

示例:第③ 自然段:要不断追求;  第④ 自然段:要勤勉。

第⑤ 自然段:            ;第⑥ 自然段:           

3.文章第④ 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品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1.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2.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3.比喻论证。把“优秀”与“勤勉’’比作“天然的盟友”和“孪生兄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勤勉”对天才的重要作用。 4. “起码”是最低限度意思,充分肯定了勤勉的效果,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缜密性。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第一段结尾一句就是中心论点,或者直接用标题也可。 2. 试题分析:按照提示,抓住各段开头的中心句即可概括。答题语言的结构要与例句相同。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4. 试题分析:选解释此词的本义,然后再说明其在句中表达的作用,要用评价语,如“说明严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请你参加“笑对生活”的主题活动,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1.【活动一:微笑着面对失败】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能够微笑着对待。然后总结教训,重新来过,把失败变成成功的垫脚石。请根据这个意思,在空白处填一个四字成语,使之和其他文字构成一首完整的七绝。

乌江/唐 杜牧

,包

               未可知。

2.【活动二:微笑着面对他人】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是我们与任何人沟通时无往不利的法宝。请仿照所给句子,写下你对“微笑”的理解。

微笑是春风,消解寒冷的残冰;微笑是甘霖,                          ;微笑是星火,点亮暗夜的憧憬。

3.【活动三:微笑着面对生活】雨果说:“微笑,就是伏尔泰。……不论他正义的愤怒有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请你以“微笑,就是某某(人名)”为开头写一段话,介绍一个微笑面对生活的人。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他面黑身矮……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这段话写的人物是       ,在书中此人的主要性格是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①凡此种种,    不缺调侃戏谑,     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②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③其实,食客们大啖过后,都可能会付出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

1.(1)请给第①句括号内补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2)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3.(3)第③处画线句是一个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查看答案

经典诗文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2)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3)槲叶落山路                     (李商隐《商山早行》)

(4)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

(6)《观刈麦》中诗人用                       。来写农民艰辛劳动的场面。

 

查看答案

下面几句话,填入横线上最合适的一句是(   )

利剑号潜水艇正在碧波深处航行。       ,也挡住了阳光。潜水艇远航,一般都是在水下航行,一两个月见不到阳光,晒不到太阳,那是常有的事。

A.大海像一片乌云,阻碍了光线   B.大海像一道屏障,阻绝了空气

C.大海像一床大棉被,挡住了视线  D.大海像水晶宫一样,五彩缤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