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作品选自《朝花夕拾》的一组是( ) ①《阿长与〈山海经〉》②《风筝》③《藤野...

下列作品选自《朝花夕拾》的一组是(  

①《阿长与〈山海经〉》②《风筝》③《藤野先生》④《孔乙己》⑤《范爱农》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班级黑板报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现在请你根据所给的周敦颐《爱莲说》有关的上联,请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周敦颐独爱莲花说品格高洁下联:_____

A.刘禹锡谪居陋室铭德行馨香

B.毛泽东纵观古今数风流人物

C.陶渊明偶得桃源叹古今变迁

D.苏东坡夜游承天遣闲情逸致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副关于岳阳楼的对联,回想《岳阳楼记》内容,你认为填入下联的词语最最恰一项是(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_____到心头

A.兴亡

B.贫富

C.离合

D.忧乐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    的2015年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从抓痒开始》这篇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福卡罗这个人物。请以“假如我是福卡罗”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如选择题一,请根据你的理解,填上一个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文体。

(3)写诗歌须10行以上。其他文体,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展开小组讨论,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向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有理有据,字数在150-200之间)

题目二:2015年末,北京城飘起了一场大雪,雪中的校园一定很美丽吧。请选取其中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要求:描写具体,语言通顺,字数在150-200之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也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表明,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能移山。

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

诚然,“不专则不能”,但为什么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秘诀无他,还是专一。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专一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专业是身体上的不同器官,那么专一就是流动其中的血液。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戏称为“万能科学家”。钱老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干事,则功业可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然而,尽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碍,但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执着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在迷途中迷失。诚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但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1. 阅读第③-⑤段,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专一”的。

2.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作者提供三个合适的论据。

A.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程颐)

B.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C.逐鹿者不顾兔。(《淮南子》)

D.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E.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3.结合文章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专一”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