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 ①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

①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

②我猜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寒冬将至的深秋,它竟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

③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④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⑤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漂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

⑥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观望 。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之后,他蹲下身去,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掌里。此时,他的眼神里溢满了怜惜。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他看着我,已不再像先前那样愤怒,说话的声音也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啊。”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充满怜惜的眼神,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

⑦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

⑧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好像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一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 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⑨我在一旁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蜇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给剥夺了。”

⑩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他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会因此而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一天都会尽心尽力地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

⑾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着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未来得及返回的蜜蜂,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蜂。

⑿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而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它们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的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去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

⒀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那个久远的谜团,悄然地释放开了……

⒁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呢?

(作者:矫友田,选自《阅读》2012年第4期,有删改。)

1.给文中加横线字注音。

       

2.如今蜜蜂已经成了奉献精神在代表,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赞美奉献精神在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而做着徒劳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的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hē hè 2.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1)“竟然”本意是出于意料之外发生某事,用在这里表达出作者在用柳条去扑打蜜蜂后,当发现自己的这个野蛮举动伤害到了蜜蜂时的一种极度后悔之情。(2)“徒劳”即无益地耗费力气,用在这里表达出作者对蜜蜂的怜悯疼惜之情。 4.(1)此句使用了景物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槐树林比作雪山,形容槐树林白茫茫的一片,一望无际,为写放蜂人作铺垫。(2)此句使用了动作描写,通过细节,将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呵护落水蜜蜂的神态刻画地淋漓尽致。 5.示例:第③段: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第段: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 感动。 6.本文通过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和回忆老人和中年男子放蜂的场景,描写出蜜蜂寻找家园的艰辛而感人的过程,表达出 作者对蜜蜂这种举动的感动和对蜜蜂的怜惜、赞美之情,也表达出对像蜜蜂那样默默奉献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解析】 1.该题考查现代汉语的字音掌握情况,应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识记准确,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呵”应读“hē”,不要读成“kě”或“ā”;“壑”应读“hè”。 2.解答该题需要知识迁移,一方面要结合题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名句名篇积累,有关奉献精神的诗句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 3.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要明确两个词语的意思,“竟然”的本义表示出乎意料,不在意料之中。“徒劳”指空自劳苦;白费心力。然后再结合文意分析该词语在文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即可。“竟然”表现了作者的后悔;“徒劳”表现了对蜜蜂的怜爱之情。答案应该是:表层意思+深层含义。 4.该题考查描写方法,首先应该明确第1句是景物描写,“槐树林犹如雪山”属于比喻的修辞;第2句是人物动作描写,“手持”“捞”“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又属于细节描写。然后根据原文以及文章的主旨体会使用这些手法的作用即可。 5.分析文章的照应,不能脱离原文,只要在文章找到前呼后应的句子,写出一组即可。如:第三段与最后一段的照应;第⑺段槐树林被砍伐殆尽与第⑷段对茂密的槐树林的描写形成照应;第⒁段压在心头的谜团释放了与第⑹段对放蜂老人为蜜蜂死亡而伤心的不解之谜形成照应等等。 6.本文是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主旨应包括主要事件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事物所表现的精神等。也可采用通式概括:文章通过描述……,采用……手法,借助……,赞美了……的人(精神)。因此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本文通过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和回忆老人和中年男子放蜂的场景,描写出蜜蜂寻找家园的艰辛而感人的过程,表达出作者对蜜蜂这种举动的感动和对蜜蜂的怜惜、赞美之情,也表达出对像蜜蜂那样默默奉献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以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炼。⑦名行:名节操行。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竹本    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如是    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言表达

校团委开展以“我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校园门口的绿化区经常被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提醒人们爱护花草。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组成对偶句,作为牌子上的宣传语。

行人  花草  文明  爱护  踩踏  绕道  彰显  含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织社会调查之后,校团委举行“我看环保”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刚才,我已列举出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事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                                       我认为,首先,人类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其次,政府要重视环保,采取有力的方法,第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________号。

 

查看答案

默写俗语名句。

1.尺有所短,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焉得虎子。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从自己的课外积累中分别找出两句描写山、水的诗句吗?请写在下面。

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A.《日出》作者写了自己三次看日出的经历,重点写了再飞机上看日出。

B.《泰山日出》作者是近代诗人徐志摩,他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欢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到来。

C.《日历》作者刘白羽,全文充满了哲理。

D.南帆的《蚂蚁》一文采用大词小用的写法,显得风趣幽默。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C.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