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4)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5)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6)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8)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9)《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不求显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燕然未勒归无计;(2)会挽雕弓如满月;(3)吏禄三百石;(4)零落成泥碾作尘;(5)有暗香盈袖;(6)载不动许多愁;(7)赢得生前身后名;(8)叶底黄鹂一两声;(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⑴-⑸这几个题目均是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直接默写出所缺的句子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不要添字、漏字。第⑶题,注意“吏禄”不要写错。 第⑷题“碾”不要写成“辗”。第⑹题根据提示写出句子。 考点:古诗文默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抽(yē)      (jù)     (guā)噪      郑重其事

B.(yīn)哑     (wù)    (qiáng)褓     断章取义

C.(zèn)害     (jié)难     (xiá)       吹毛求疵

D.风(sāo)     (jìn)     (yè)       重导覆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洒脱!剪不断,理还乱,这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离愁!古代诗词,常常能触动我们多愁善感的心灵,也常常带给我们生活和智慧的启迪。

请以“怎样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中至少引用一句曾经触动过你心灵或带给你某种启发的诗句。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图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B.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C.祥子从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然后主动追求并娶了虎妞。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回答题。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追”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          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满分5 manfen5.com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