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 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1)直五百里哉  (     )        (2)长跪而之  (    )

(3)秦王色         (     )        (4)休降于天  (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A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B  、___C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D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1.(1)只,仅仅(2)道歉(3)屈服(4)不祥 2.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撞在地上罢了。 3.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4.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5.A天子之怒 B聂政刺韩傀 C要离刺庆忌 D 挺剑而起 【解析】 1. 试题分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⑴“直”在这里就是只,仅仅。⑵“谢”是“道歉”的意思。(3)“挠”,屈服(4)祲:不祥。 2.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本句中“免冠徒跣”是 “摘掉帽子,光着脚”的意思。“抢”是“撞”。 3. 试题分析: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言外之意。即文字之外藏于说者心里的含义,唐雎用的是反问句,可从唐雎的心理活动去理解分析。秦王实际上是想说我要发怒了,你最好把土地奉送给我,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以此来威胁唐雎。 5. 试题分析:5.根据选文内容进行填写即可。加引号的要用原文填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沁园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是_________,“风骚”原指《_________》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_________》。上阕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下阕的是_________。

2.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3.词的上阕“望”字所及的内容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下阕“惜”是             的意思,它所及的内容是_________。在上下两阕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是_________。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

 

查看答案

仿写。

例句: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仿句:谁不喜欢                                     

 

查看答案

默写(共1小题)

1.《沁园春 雪》中虚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涉世家》中陈胜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刈麦》中从侧面反映赋税繁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夜》中描绘了斗转星移,作者感到时光流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一生追求“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出师表》中与之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满分5 manfen5.com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C.《隆中对》节选自东汉安阳人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题目中的“对”是回答.应对的意思。

D.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纵然有鸿鹄之志,也难以实现。

B.小刚能力强,做班长如鱼得水,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C.刘厂长三顾茅庐,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了厂。

D.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地看不起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