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iPad能不能替代大中小学教科书 ①很多年以前,我们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iPad能不能替代大中小学教科书

①很多年以前,我们就曾经很现实地想象过,用电子教科书取代纸质的教科书,但这个梦想始终未能变成中国的现实。然而,iPad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

②iPad能不能替代大中小学教科书?仅仅这个想法就叫人激动不已。中国是世界上大中小学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中小学在校生总数超过了4亿人,如果每个学生人均以10本教科书计算,总量将超过40亿册。真是天文数字,真是浩瀚如海呀。 

如果iPad真的取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将为中国节省多少纸张,让中国多少宝贵的森林资源免遭砍伐。对中国森林覆盖率的贡献难以估计,对绿色中国的贡献难以估计。而且大中小学教科书是每个学年都要换新的。可一台iPad,就能让一个小学生从小学入学用到大学毕业,至少用上16年。 

你可以想象,因为用了iPad,小学生背不动的大书包,特别是那种旅行箱式的大书包,会变得有多轻。一个小小的手提袋,将一切搞定。而且铅笔、橡皮、转笔刀、胶带纸、文具盒全都将寿终正寝。连作业本也可以一起作古了。

如果iPad真的替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教室的黑板也将不复存在,更不用说粉笔和黑板擦了。老师也会拿着iPad上课,教室里只要有一台投影仪便可以了。教室会因此变得干净而整洁,而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会和坐在第一排的学生没有区别,都能看得一样清晰。至于老师批改作业,将变得越发简单,用E-mail便能了结。 

从现有的性能看,iPad打赢大中小学的教科书,绰绰有余。其容量几乎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更新起来更是轻便快捷。与纸质的大中小学教科书相比,几乎是太阳与萤火虫比谁更亮,答案不言而喻。

⑦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科技进步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每月出版的刊物,都变成了半月刊或是周刊,而每天出版的报纸,在新闻大战中,都败给了随时都能更新的网络。可我们的以纸质为载体出版的教材,一年才更新一次。这种状况还能继续下去吗?

 

如果iPad真的取代了大中小学教科书,它还会给中国带来许多预想不到的,影响深远的变化。

(选自《科技潮》,有删改)

1.阅读全文后,你认为iPad替代纸质教科书的优势有哪些?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保护森林资源、书包变轻松、上课环境好、教师办公方便、教学资源丰富、知识更新快 2.不能删去。“至少”是“最少”的意思,表明一台iPad的使用寿命最短是16年,不排除使用寿命更长的可能性。如果删去,将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电子教科书取代纸质教科书具有较大优势(知识更新快),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解析】 1. 试题分析:从3-6段里概括提炼每段的中心句即可。 2. 试题分析:结合句子意思理解“至少”二字在句子中的含义,再分析去掉后句子的语义变化。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试题分析: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是用“纸质媒体”面临的掠视,作比较是“纸质媒体”和“网络”,来突出电子教科书取代纸质教科书具有较大优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  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通“刨”,兽类用足扒土。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狼不敢             跑号如

D.一狼径            数十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口无停声,足无停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

之”,后面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甲】文中两狼的形象特征是什么?【乙】文中从大狼身上体现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童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刘禹锡的《秋词》,完成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鹤”是怎样的形象?

2.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

 

查看答案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答: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充满想象,汤姆在想当海盗之前,想做兵士和          ,他想象自己驾的黑色快船叫“               ”号。

②《汤姆索亚历险记》:在 “洞中历险”的过程中,汤姆表现出了聪明机智和高尚纯洁的友情,举出相关的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潭影空人心。                     (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_______》)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⑧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