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福_______________  (2)靡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文中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和________。

 

1.福:赐福 ,保佑。靡:倒下。 2.略 3.爱国和深谋远虑 【解析】 试题解析: 1.解析:学习时要识记重点实词的含义,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2.解析:第一句注意“肉食者和鄙”的古今异义。第二句中 注意“衰和竭”的翻译。句子翻译时先要直译,字字落到实处。如果不太通顺,可以用意译进行稍微修改。 3.解析: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是侧面描写,衬托出曹刿的爱国和远谋。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课文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

(5)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语意,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汉水河畔的徘徊、星空下的辗转反侧,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的抑扬顿挫

②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③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④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下面情境中,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你买了一本书,看完后被一位跟你很要好的同学借去了。半个月后,还你的时候,书已有些破旧。他显得很不好意思。

A.这是我最后一次借书给你了。

B.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你还没有读破,怎么就还回来了呢?

C.买书是为了读书,爱不释手,就会破旧,何必不好意思呢?

D.这本书买得不冤枉,我啃了一遍,你又啃了一遍,自然会有些破旧,难道买一本书就让它永远是新的吗?

 

查看答案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宝玉—痛哭潇湘馆

B.卢俊义—浔阳楼题反诗

C.阿廖沙—染桌布事件

D.唐 僧—四圣试禅心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命中的伟大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之后总能再度升起。

B.通过观看赈灾义演晚会,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C.李老师工作很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不要酒后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标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