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书以观 言行一   B.遇其叱咄 不可

C.未尝稍降 辛苦   D.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得患失
2.下列与“以是人多书假余”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策之不其道

C.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D.不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艰苦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B.文段先叙无书之苦,继而写借书之难,最后极言求师之艰。

C.“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这个细节仅突出天气的寒冷。

D.“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中的“立侍”“俯”“倾”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虔诚和恭敬的求师态度。

1.D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A“致”一为“获得”一为“相同”,B“或”一为“有时”一为“稍微”,C“辞”一为“言辞”一为“推辞”,D“患”皆为“担忧”,故答案为D。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先要根据本文内容了解例句中“以”的含义,再根据所学所记明确选项各句的出处,读懂句子内容,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句中“以”的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A“以”为“把”,B“以”为“依照”,C“以”为“用”,D“以”为“因”,故答案为A。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文为所学课语言,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章内容,抓住各项表达的要点,梳理内容,比较判断正误,C错,“仅突出”不对,“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不仅是表达天气的寒冷,主要为了说明学习的艰苦,衬托其求学刻苦精神。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一)(6分)

守住信念才有成

王慧敏

①有关理想信念教育,从小到大经历过不少。然而,前不久的井冈山学习,对心灵造成的冲击尤其强烈!

②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③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

④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

⑤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以致外界稍有诱惑,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

⑥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走出沙漠”的故事就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

⑦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了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就在大家就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

⑧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

⑨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选自《人民日报》2015.05.26 有删改
1.下列最符合选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守住信念才有成。

B.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C.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

D.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
2.选文第段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D.举例论证
3.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采用的结构形式是:提出问题(①②③④)——分析问题(⑤⑥⑦)——解决问题(⑧⑨)。

B.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后坚定革命信念的事例在文中既是一个引子,又是强有力的论据。

C.“走出沙漠”的事例,意在高度赞美老教授甘于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D.文章末段意在进一步强调千万不要忘记“守住信念”。

查看答案

下列《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的卢沟桥。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A.③⑤①④②   B.④③②⑤①  C.④②③⑤①  D.②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山的北面江河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江河的北面叫阳

B.《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我国古代的史书有不同的体例。《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左传》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

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一部剧作品,文中的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上游来水减小,西江梧州站水位于18日8时回落到大约1.39米左右。

B.按照市政府要求,梧州市将加快健全和建立生态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C.学生自主选学选考将成为2015年开始实施的高考改革的突破口

D.梧州市承办第十三届区运会的各个体育场馆都在加快改善建设及改造进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