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分) A.瘫痪(tān) 宽恕...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分)

A痪(tān)  (shù)  (jiá)   (tí)

B(cuì) (qí)  散(chāi)  别(jué)

C芽(nèn) (qī)  罚(chénɡ) 叨(xù)

D(dān) 笑(nì)  着(zuàn)  杀(nüè)

 

B 【解析】 试题分析:A中应是“并蒂(dì)”;C中应是“涟漪(yī)”;D中应是“菡萏(dà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                      ,志在千里。《龟虽寿》

2.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3.《咏雪》一文中用“                ”和“                  ”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

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

7.运用丰富的联想,借月抒情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挂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浣溪沙中着重描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       

            ,                  。

 

查看答案

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等句子。

你在人生道路中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又是如何面对的?请以“面对风雨”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8分)根据要求完成后面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通讯工具,手机也逐渐进入校园。为此,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手机进校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为了了解学校不同人对“手机进校园”的态度,你选择   填调查对象),提了如下问题:    (2分) 

2.为了了解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用途”,某同学调查100名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同学后,作了如下统计,请你为他归纳出结论并对此向学校提出建议。(4分)

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听歌、看视频、玩游戏等娱乐

方便与家长和同学沟通

人数所占的比例

842%

158%

 

结论                                                               

建议:                                                                

3.你的同桌不顾学校的纪律要求,不仅将手机带进校园,还在课堂上偷偷玩游戏。你认为这样既不利于他的学习,也不尊重老师,还会影响别人听课。你会这样劝他:                                   。(2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问题。

                            母 亲   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棒槌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⑥老太太的话让我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⑦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⑨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

1.文中说到“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请根据1、2段内容和提示简要概括这画面。(4分)

声音:                                  

颜色:                                  

气味: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2.仔细阅读下面这个句子,我们能感受到“母亲”当时怎样的心理。结合加点的词的含义,说说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心理明确地传达出来的。(4分)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母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6分)

4.文中的母亲、父亲和爷爷给了我那些人生启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