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犹源浊而望水清, 理不可得。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犹源浊而望水清, 理不可得。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这就犹如是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没有这个道理。( “犹”字一分,整句完整通顺得一分)(2)略(“去”字一分,整句完整通顺得一分) 【解析】 试题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注意“犹”“去”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①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②,不的知③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 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④,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⑤曰:“流水清浊, 在其源也⑥。君者政源,人庶⑦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 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⑧?”谓上书 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⑨,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注释:①佞臣:奸邪的臣子   ②草泽:民间   ③的知:确切知道    ④顺情阿旨:一味顺从皇帝,不分是非对错 ⑤封德彝:人名   ⑥流水清浊, 在其源也:流水的清澈和浑浊,在于它的源头    ⑦人庶:臣民  ⑧教令:教化百姓的办法    ⑨诈道训俗:欺诈的方法教化人们,形成风气。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上书请佞臣者  (距离)

B、请陛下怒以试群臣(假装)

C、朕之所任,皆以为 (认为)

D、太宗封德彝(对……说)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例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一儿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A、请陛下佯怒试群臣

B、不欲诈道训俗

C、朕常魏武帝多诡诈

D、故东徙

3.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书的人建议皇帝使诈的办法来测试群臣。

B、太宗皇帝没有采纳上书人的建议。

C、文中的太宗皇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D、太宗皇帝很赏识魏武帝的为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可燃冰:续航地球一千年

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的潜在能源——可燃冰,这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层的能源,洁白如冰,点火即燃,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

一团从海底捞上来的泥巴,上面散布着白色晶体。点燃后,腾出幽蓝的火苗。冰状晶体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外貌像雪,类似固体酒精,是由甲烷气体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的环境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由于含有甲烷等可燃气体,极易燃烧。

可燃冰能量密度很高。1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其能量密度是同等条件下普通天然气的2-5倍,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少污染。

可燃冰资源量巨大,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天然气的总资源量约为18亿亿-21亿亿立方米,可满足人类未来1000年的需求。

同时,“可燃冰”也是危险的能源。开采时,一旦失去高压和低温的环境,甲烷就会迅速地从包含物中脱离出来,释放到大气中。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要知道,“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占地球上甲烷总量的99%以上。

另外,“可燃冰”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等环境灾害的发生。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能使可燃冰大规模地从海底转移到陆地上,将其保存。当然,少量获取可燃冰样品没有问题,但成本是每立方米200美元。

尽管“可燃冰”开发技术难度大、风险大,尚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还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1934年,前苏联在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首先发现了可燃冰。1965年,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可燃冰矿藏。2011年,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从能源储备战略角度投入资金,相继开展了本国专属经济区和国际海底区域内的调查研究,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已经制定了勘探和开发可燃冰的国家计划。

2000年开始,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高峰期,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其中以美国的计划最为完善,每年用于可燃冰研究的财政拨款达上千万美元。

中国海疆辽阔,冻土广袤。科学估计,我国南海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相当于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l/2。陆地方面,青藏高原可燃冰远景资源量为350亿吨油当量。

2001年,中国在南海海域钻获可燃冰,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后第四个在海底探获可燃冰的国家。

200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首次采样成功,证实了南海北部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今年,“蛟龙号”有望潜入南海深部,执行包括“观测研究可燃冰”在内的一系列任务。

2009年10月,我国在青海省天峻县永久冻土带多次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2011年11月,青海省政府与神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对可燃冰的研发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张洪涛预计,中国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海底可燃冰的商业开采。但对陆域可燃冰,只要加紧勘探、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

1.下面对文章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可燃冰的定义和特点          B可燃冰的开采的难度和风险

C 可燃冰的研究开发现状       D可燃冰的商业应用

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我国是世界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B可燃冰虽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但其开发和利用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

C可燃冰含有甲烷等可燃气体,极易燃烧,燃烧后无残渣,无污染。

D可燃冰的开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其开发没有进入商业开发阶段。

3.我国可燃冰的开发,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周华说:“我国的可燃冰开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让我感到很自豪。”

B肖宾说:“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比较苛刻,但其储量巨大,可以在海洋和陆地发现它。我国就在海洋和陆地都发现它的存在。”

C潘辉说:“可燃冰作为一种优质能源,将来投入商业开发后,也许能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D闵松说:“我国是第四个在海底探获可燃冰的国家。“蛟龙号”能够帮我们更好的展开海洋的可燃冰的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

 

查看答案

将“它的使用不仅展示了我国文艺特色,更在不同场合发挥了奇效。”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由对称的上下两联组成的对偶语句。它融诗歌艺术、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于一体,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A)名园古楼,常因好联而增色;客厅书房,也缘佳联而添彩。(B)红白喜事,对联能抒悲欢之情;访亲送友,对联可寄祝福之意。(C)邀几个好友,吟联作对,自赏自娱,更有一番情趣。(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焦裕禄、王进喜、雷锋这些英雄人物,对于现在许多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

B、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大会上,令人尊敬的老校长提出“师生齐努力,共创文明校”。

C、马航MH370飞机失联后,中国政府动用大批飞机和舰船协同多国政府组织的搜救队,在失事海域进行搜救。

D、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武汉市教育局对今年中考科目作了适当调整。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        ,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   ___的义务。 

③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______

A.暴发   抚养   失言         B.暴发   赡养   食言

C.爆发   赡养   失言         D.爆发   抚养   食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