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生命需要等待》,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生命需要等待...

阅读《生命需要等待》,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生命需要等待

詹克明

①生命体拥有最复杂的结构,最精确的联系,最协调的配合,以及最完美的功能。

②不过越是高级有序的体系也越容易脆弱,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越是严格,有时甚至近于苛刻。然而,这种严格条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满足,因此对生命体而言,它还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套生存本领,那就是等待。一旦环境恶劣,生命无法正常维持,它会借助某种方法,使之能够蛰伏潜藏,确保挨过难关,待环境适宜之时再求发展。

③一般说来,有序程度较为低级的生命体,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对恶劣环境的承受能力也会相应增强。例如,人类一旦失去1/5的水分就会死亡,而蚯蚓即使失去自身体液的3/5也还没有达到受伤害的程度。对于一些更为低级的"隐生生物"(如小麦中的线虫),即使失去自身水分的99%,一旦得到合适的水分补充也还能恢复生命。低等级的植物也有同样的例证,据说一块干燥的苔藓在博物馆中居然度过了120年,过水还能照样成活。可见,降低有序程度可以成为生命等待的有效手段。

④几乎所有最高等级植物都采用降序最为彻底的"种子"方式来保存生命。与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相比,一粒微小种子的有序程度不知要低几个数量级了。它们是生命的真正隐者,你从一粒种子中绝看不到花朵的美丽芬芳,果实的甘甜香美,茎干的分支结构,叶片的光合作用,庞大的植根体系,以及复杂的维管束组织。但是所有这些精妙绝伦的高级有序结构,无一遗漏地深藏在这颗貌不惊人的种粒之中。

⑤每一粒种子还是整个物种的生命微缩,是一座完整的物种基因库,它贮存了历史,也孕育着未来。

⑥等待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许多沙漠植物生命周期都很短促,它们能在下雨过后的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一次生命全程。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即抽芽,急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此后,新一代的种子又会重新归于安静的等待。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的生命辉煌。对这些沙漠植物来说,也许等待反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⑦当然,在植物界还有等待年代更为长久的种子,那就是古莲子。它们才是真正做到"千年等一回"的强者,这种坚韧顽健的生命力真让人肃然起敬。

⑧生命必须包含等待,甚至可以说,没有学会等待的生命就不具备生存的资格。

⑨等待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零级动态",它时刻准备着,随时都在等候启动的信号。

            (原载2005年2月18日《文汇报》,有删改)

1.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等待"具体指的是什么。

2.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级有序的生命体系,对环境的要求过于严刻,总不能得到满足,因而容易脆弱。

B.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生命体面对恶劣环境需要等待的事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生存环境在生命体等待过程中的重要性。

D.本文不但揭示了生命体的生存规律,同时也蕴涵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3.第③段中的"一般说来"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4.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体,是否也需要等待?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1.文中的"等待"指生命体在环境恶劣、生命无法正常维持时,借助某种方法挨过难关,待到环境适宜之时再求发展的一套生存本领。(3分。"环境恶劣"、"借助方法"、"待时发展"三个要点各1分。) 2.D 3.“一般说来”指的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这样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科学。(3分。只答“使语言准确”之类得1分。) 4.例如:①需要等待。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恶劣的生存环境,或者遭到挫折与不幸,只有具备良好的"等待"心理,才能挨过难关,再求发展。②不能一味地等待,应该迎难而上。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敢于拼搏,否则就没有出路。③既要努力发展,又要学会等待,一切应从生存的实际出发。只要对生存有利,对未来的事业有利,那么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等待时就等待。(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段,答案锁定在第2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选项,分析问中与选项相关的语段。A项:文中意思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满足”而不是“总不能得到满足”。B项: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一般说来,有序程度较为低级的生命体,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对恶劣环境的承受能力也会相应增强。”C项: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生命必须包含等待。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一般说来”指的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这样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科学。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九步之暖》,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6分)

九步之暖

(1)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2)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3)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那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4)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5)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6)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7)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8)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9)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10)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11)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12)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13)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1.说说以“九步之暖”为题的妙处。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3.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始终,小说中的人物故事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串联的。

B.文章对露露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面对不幸,坚韧、好强的性格。

C.文章(4)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D. 少年一哲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九步"既温暖了露露,又温暖了众人。

4.简析选文(7)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5.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

原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

6.结合文意,谈谈你对选文第(12)段的理解。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2.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填空

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③一位六十多岁的著名学者在博客中宣称,计划在五至八年间完成36卷的《中华史》系列丛书,他这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的雄心令人感动。

④随着“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节目的播出,一股“汉字风”迅速刮遍大江南北,这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选用合适的句子作答)

 

查看答案

给下面的新闻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十堰晚报09月20日  ,记者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获悉,该校学子参赛作品《十堰路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铜奖。  

据了解,汽院学子参赛作品《十堰路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6月参加湖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摘得金奖之后,近日又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铜奖。

这件参赛作品是汽院几名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公交车安全锤存在的问题,发明附着式安全玻璃破窗器,即一种逃生破窗器,轻扣脱扣扳手即可瞬间击碎玻璃,操作简单快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

据悉,此次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湖北省共选出33件作品代表参赛,获得全国铜奖的是分别来自省内11所高校的12件作品。据了解,该校是省内唯一一所获奖的二本院校。

(内容有删改)

A.汽院学子作品获创业大赛省金奖、全国铜奖

B.汽院学子作品获全国创业大赛铜奖

C.汽院成为省内唯一一所获全国创业大赛铜奖的二本院校

D.《十堰路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铜奖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议论文总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②所以,在议论文中论述观点的文字必须简明、确切,不能含混、啰嗦。

③要做到这一点,作者的观点首先要正确、鲜明。

④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

⑤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A③①④⑤②   B②③④⑤①   C②①③⑤④    D ①③④⑤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