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

 

 

略 【解析】 试题分析:专项书写题的考查,要求学生书写态度要认真,字体要规范。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变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6分)

措大吃饭

苏轼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饱吃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一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吾来庐山,闻马道士②嗜睡,于睡中得妙。然吾观之,终不及彼措大得吃饭三昧③也。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 措大:指穷酸之士。   道士:道教的宗教职业者。   三昧:指事物的诀要和精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二措大相与言志           (2)吾观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

3.明代袁宏道评价说:“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 这篇小品文意味丰富 ,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情感?(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故有所不辟也(               (2)故患有所不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A.公与之乘,战长勺            B.贤材人远矣

C.箕畚运渤海之尾              D.然侍卫之臣不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

(宋)吕祖谦 

短短菰蒲①绿未齐,汀洲水暖雁行低。 

柳阴小艇无人管,自送流花下别溪。

【注释】①菰蒲:茭白,菖蒲。汀洲:水中小洲。 

1.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景物体现了季节特点?(请结合词句具体说明)(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篇科技作品,完成后面问题。(12分)

“超级细菌”:我们如何应对?

近年来,印度、巴基斯坦、比利时等国出现的“超级细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超级细菌”究竟是什么细菌?其致病力如何?应如何防范感染?

英国加的夫大学的马克·托尔曼博士参与蒂姆·沃尔什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细菌的超强抗药性来源于一个名为NDM-1的强悍基因。只要细菌体内拥有这个基因并通过它指导合成相应的酶,就可以对的所有抗生素都产生抗药性,其中有些“超级细菌”甚至对现在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更可怕的是,NDM-1基因并不只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上,还可以存在于一种名叫质粒的独立于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中。质粒具有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的能力,因此这个基因现在散布在多种细菌中。这也意味着“NDM-1细菌”不是一种细菌,而是许多种拥有NDM-1基因的细菌的统称。托尔曼说:“这是我见过的移动性最强的基因之一,它会使多种不同疾病都难以治疗。”

“超级病菌”是否会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对此公众不用恐慌。“目前来看,这种病菌的致病力并不强,和普通大肠杆菌差不多,只是感染后很难治疗。”他说,“现在这种病菌的感染主要是在医院,医院病人容易被感染,对于正常的、抵抗力没有下降的普通人,现在看来没有很大的威胁,不用像防非典那样来防范。” 由于“超级细菌”难以治疗,对付它最好办法是防御。对个人而言,托尔曼的建议很简单:多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因为“超级细菌”仍然还是走“病从口入”的老路。

托尔曼表示,对付“超级细菌”的治本之策还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自上世纪40年代以青霉素为代表的第一批抗生素诞生以来,人们日益依赖这种对付细菌的“神奇武器”。细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发生变化,逐步获得各种抗药性。抗生素的药效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病菌耐药性也就越来越强,最后就出现了针对王牌抗生素耐药的“超级病菌”。临床上一般危重感染的患者出现“超级病菌”的情况较多,因为患者本身已经用过多种抗生素,这种情况的威胁也比较大。

“一有耐药的病菌出来,立刻出来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肖永红指出,现实情况是,抗菌药出来后马上就有针对这种抗菌药耐药的病菌;而针对耐药病菌开发新药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他表示,单靠开发新的抗菌药不太现实,最根本的还是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一遇到伤风感冒等小问题就去买消炎药、抗菌药,这是很危险、很不好的用药习惯。据2007年统计,我国的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肖永红指出,对医疗机构、药店也要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我国早就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规定,但是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执行,对执行的情况也缺少监督和评估。”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节)

1.请用简要的语言有条理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2.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3.下列说法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细菌体内拥有NDM-1基因并通过它指导合成相应的酶,就可以对 所有抗生素都产生抗药性。

B.NDM-1基因是沃尔什教授见过的移动性最强的基因之一,它会使多种不同疾病都难以治疗。

C.“超级病菌”的致病力并不强,和普通大肠杆菌差不多,对于正常的、抵抗力没有下降的普通人,现在看来没有很大的威胁。

D.自40年代以青霉素为代表的第一批抗生素诞生以来,人们日益依赖这种对付细菌的“神奇武器”。

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关于应对“超级细菌”的新发现。(3分)

【链接材料】

1 上海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倪语星教授建议普通病人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患上例如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都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只需要喝水、卧床休息,大部分情况下,就能够自行痊愈。(新华网科技频道)

2 相关数据显示: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十分严重,在1700多种感染性微生物中近50%是动物源性的,而全球每年所消耗的抗菌药物总量中有90%被用于食用动物。2007年对5省市的调查,国内畜牧养殖业使用的抗菌药物的更新几乎与人用抗菌药物同步,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第11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报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