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共15分) 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共15分)

美丽的邂逅

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2分)

2.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3分)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3.读第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4分)   

4.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4分)                                                   

5.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你一定也搜集了不少名人读书名言,请你写出一则来,并标明作者。不得和本试卷读书名言重复(2分)

 

1.这本被一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十多年的书,是“我”相当熟悉和喜欢的,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我”枕边的读本,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 2.以形象(或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阅读环境的优美,以精练的语言(或多方面的呈现)来表现阅读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凸现阅读的愉悦和充实,从而表现“邂逅”的美丽。 3.(1)因对“慧”爱书形象的猜想,产生了欣赏(喜爱、赞美)的感情; (2)因对“慧”弃书原因的猜测,产生忧虑(遗憾、惋惜)的感情。 4.答对两个要点即可 (1)希望人们能爱书(珍惜书),静心读书。 (2)希望人们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 (3)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5. 如:开卷有益。 ——【宋】赵光义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章的句子含义的题型。先理解“邂逅”一词,再理解“美丽”一词。“邂逅”,不期而遇,偶然相见,“我”喜欢的书也曾被人喜欢过,这是志趣情感的“邂逅”。喜欢读书,兴趣高雅,感受美好,所以用“美丽”一词来形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从这段文字的内容上去总结,即读书环境和书的内容。环境很诗意很静谧,书得内容很丰富。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细品第六段可知,作者的情感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正面的,另一种是反面的。将这两种感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从文章七、八段中寻找答案,并注意分值的设置,总结出三点来。此题需要较强的总结能力和对文章作者情感的领悟能力。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的日常读书积累的,这是学习语文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要做好读书笔记,最好是分类积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1)、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请你举两个例子,写出书名和作者。(2分)

2)、写出四个关于战争的成语。(4分)

 

查看答案

《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_______,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_______。(3分)

 

查看答案

修改下面句子的语病。(4分)

(1)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往往决定着他成就的大小。

(2)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移情于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桃花源记》中的“                                                一句对此作了印证。

4)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颔联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能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就能出成绩,见成效。

B.警察处理完了这起交通事故,及时疏散了堵塞的车辆和拥挤的人群,然后扬长而去

C.立秋过后,各商场的空调价格大拼杀开始有偃旗息鼓的迹象。

D.他父亲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