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 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自枉屈            猥:                                          

(3)一日三至而得见    弗:                                          

(4)见布衣之士          布衣: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遂见之,不可止。

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3)不,没有。(4)平民 2.(1)(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2)于是桓公仍去见小臣稷,不可劝阻。 3.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2)都是求贤若渴;(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 参考译文:齐桓公去见小臣稷,一天去三次都没能见到。跟从桓公的人说。“万乘大国的君主去见一个平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能见到,就算了吧!”桓公说:“不能这样。士轻视爵位俸禄,本来就轻视君主,国君轻视霸王,也就轻视那些士。虽然他轻视爵位俸禄,我哪里敢轻视霸王呢?”于是桓公仍去见小臣稷,不可劝阻。 【解析】 1.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卑鄙”的古今异义,常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苟全、于、遂、止”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句中判断语气要有所体现。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从身份,做法和思想性格方面理解和组织答案。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后面小题。(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

九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6分)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3分)

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3分)

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查看答案

古典名著《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下面故事片段,指出其中的“他”是哪位水浒英雄,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些著名的故事。 (3分)

他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扮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他”是水浒英雄:              (1分),与“他”有关的一个著名故事:            (2分)。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