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从诗中的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描绘的是早春的景色?(2分)

2.诗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妙处?(3分)

3. “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反映了一定的哲理意义,你知道吗?(3分)

 

1. 三两 先知 短 欲上(2分) 2. “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1分) 、“暖”、“欲”是画面所找不到的,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面中的景物变得生机生机勃发,情趣盎然。(2分) 3. ①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这句诗在赞美敢为人先,勇于探索者才能获得真知。②写法角度:这句诗将艺术美和人生哲理融合而成为一体,不仅扩大了诗的境界,而且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索。(说出一点即可得分)(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直接从诗句中找出表现初春景物特点的词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诗内容浅显易懂,阅读即可判断“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诗人的想像,从增加景物的生动性,引起读者想像来概括。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哲理的意义”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探求事物的方法方面去理解概括。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践运用(7分)

今年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大大提升了政府形象与公信力,特别是中纪委“打老虎”“拍苍蝇”的举措,使不少贪官现形,让很多官员心惊。对中纪委的这一行动,全国上下大多数人表示拥护,但也有一些官方人士表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假如你是时事评论员,请你就如下方面进行分析。

①有官员认为,中纪委对公务人员要求过严,使不少官员在社会建设上缩手缩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请你针对这一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3分)

②有人用两句对称的话来总结中纪委的反腐效果,但只给了两句的前半句,请你将它们补充完整。(4分)

打老虎,                  ;拍苍蝇,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3分)

A 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B 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 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B 2006年6月9日,令广大球迷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的64场精彩比赛将使球迷们大饱眼福

C 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D当记者来访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案的几位药检人员时,令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都是非药学专业并从未接受过专业上岗培训的。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积累。(10分)

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月黑雁飞高,                              《塞下曲》)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玉勒雕鞍游冶处                    欧阳修《蝶恋花》)

李白在《塞下曲六首(其一)》中描写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诗句是                      

《陈涉世家》一文中,陈涉认为起义根本原因是           ;他在发动起义时发出了             这一反映人人平等观念的呼声

 

查看答案

积累运用(30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问答题。(7分)

zhù (    )立于新学期的门槛内,回móu(     )过去的时光,或许我们欣慰,或许我们唏嘘。我们欣慰于自己抓住了应该把握的机会,让自己的灵魂处在温磐的花海;我们唏嘘于自己虚度了光阴,让自己的灵魂跌入颟顸的渊薮。但当我们回过头时,一定不要        ,因为                    

1.根据平拼音写出上面短文所缺汉字。(2分)

zhù (    )立           回móu(     )     

2.找出短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改为           

3.根据上文和自身的经验,补齐短文中的横线内容。(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