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林海峰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④可悲酌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
⑩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摘自《济南时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情绪紧张导致压力增加,机体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来保证身体所需的供养,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病。
B.不良情绪积累对人造成的危害,远比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严重得多。
c.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是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
D.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都是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
2.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2)为了应激,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兢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3.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2)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4.读了此文,你认为避免不良情绪伤害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生活中,遭遇不良情绪时,你常用什么方法排遣?(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4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耶?”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一日,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明·陆灼《艾子后语》)
【注】①榎(jiǎ)楚:作鞭笞的刑具。②悛(quān):悔改。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④褫(chǐ):剥,脱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1)色愈恭,礼愈至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其父仅有是儿 (4)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益/慕圣贤之道 B. 余立侍/左右
C. 其子/无如之何 D. 寒战/之色可掬
4.认真阅读【乙】文,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请对两个人教育的方法及行为作点评价。(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6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3分)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综合性学习。(7分)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二则谜语,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2分)
① 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②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二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3分)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2分)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名著阅读。(6分)
1.齐天大圣,混世 (人物绰号),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逞强。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齐斗勇,咬牙锉齿气昂昂。(选自《西游记》)
2.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人物,概述与其相关的某一件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对出下联。(宽对即可)(4分)
故事情节(要求写具体): (3分)
上联:嫉恶如仇,悟空三打白骨精。下联: (2分)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2分)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