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4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耶?”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一日,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明·陆灼《艾子后语》)
【注】①榎(jiǎ)楚:作鞭笞的刑具。②悛(quān):悔改。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④褫(chǐ):剥,脱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1)色愈恭,礼愈至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其父仅有是儿 (4)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益/慕圣贤之道 B. 余立侍/左右
C. 其子/无如之何 D. 寒战/之色可掬
4.认真阅读【乙】文,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请对两个人教育的方法及行为作点评价。(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6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3分)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综合性学习。(7分)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二则谜语,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2分)
① 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②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二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3分)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2分)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名著阅读。(6分)
1.齐天大圣,混世 (人物绰号),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逞强。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齐斗勇,咬牙锉齿气昂昂。(选自《西游记》)
2.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人物,概述与其相关的某一件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对出下联。(宽对即可)(4分)
故事情节(要求写具体): (3分)
上联:嫉恶如仇,悟空三打白骨精。下联: (2分)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2分)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B.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