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治国安民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患有所不辟也:(2)贤者能而丧耳:
(3)征求无已:(4)遂得徭役不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3.请用“/”为下列两个句子标上正确的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由 是 则 可 以 辟 患 而 有 不 为 也 (2)此 皆 朕 所 目 见
4.乙文中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5.甲文所倡导的“义”对乙文的治国安民有何重要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5分)
次萧冰崖梅花韵①
宋·赵希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②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注释】①这首诗是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作。②处士:指隐居读书人。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2分)
2.三四两句欲扬先抑,写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3分)
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8分)
为了动员广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携手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准备举办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并指定你担任活动的组织者。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2.你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开展活动?请参照示例,列举一种,并简要列出活动主要步骤(3分)
【示例】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活动步骤:① 主持人开场白;②组织讨论:我能为创建工作做什么;③交流发言;④主持人总结发言。
活动形式: (1分)
活动步骤: (2分)
3.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在巡查中看到王卫同学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不超过50个字)(3分)
名著阅读考查。(6分,每道横线1分)
1.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指的是主人公________,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他___________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__一事,这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伤病、 绝望、 精神危机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2.根据提示填空。(3分)
《水浒传》中,王进因高俅迫害而夜走延安府, (填人名)因高俅诬陷而发配沧州道, (填人名)因高俅斥退而流落东京城。《西游记》中,孙悟空因 (填事件)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后又因打死拦路抢劫的强盗再次被唐僧赶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不只是行人的错,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之间也难脱干系。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将成为世界上发达的国家。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中菲南海的紧张局势,有解放军少将表示,菲律宾胆敢对中国民用执法船只实施过度行动,中国海军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管。
B.五六月是感恩的时节,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报答含辛茹苦培育我们的父母和老师。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近阶段,注胶牛肉、人造猪耳、地沟油、毒胶囊……种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